准备这篇论文大概花了半年时间,从去年 11 月开始做实验,到今年成文。期间消耗大约 10 万 CPU 小时,然后在几十万个结果里面做人肉数据挖掘,最后得到了一些可能有用的结论。
看标题就能够猜到论文的大概内容了,就是希望找到一种简单有效的词向量学习方法。怎么会想到做这件苦逼的事情呢?半年之前在我准备上一篇论文的时候(RCNN,强行广告,欢迎引用, 文章点此 )有一个意外的发现:选用不同的词向量作为模型的初始值,效果的差异非常大!!!当时正值我已经调了好几天参数,黔驴技穷之时,没想到手滑用错了个词向量,效果突然变 NB 了。这下我就脑洞大开了,要是能搞出个宇宙第一词向量,岂不是以后可以随便灌水?后面的故事肯定就能猜到了,半年之前我掉进这个坑里,只为寻找这个“宇宙第一”词向量。然后我实现了几个主流的词向量模型,遍历了各种语料和参数,榨干了实验室机器的空闲资源跑词向量,从生成的几十万个词向量里寻找规律,最后发现“宇宙第一”词向量应该是不存在的,不过生成一个好用的词向量还是有一定套路可循的。为避免某些读者对后面冗长的文字没有兴趣,我先用最简单的话描述我们发现的这个套路,那就是:
首先根据具体任务,选一个领域相似的语料,在这个条件下,语料越大越好。然后下载一个 word2vec 的新版(14年9月更新),语料小(小于一亿词,约 500MB 的文本文件)的时候用 Skip-gram 模型,语料大的时候用 CBOW 模型。最后记得设置迭代次数为三五十次,维度至少选 50,就可以了。
似乎结论很“显然”,不过这种简单的策略,真的就这么有效吗?word2vec 在半年前已经是最流行的词向量生成工具了,它之所以能这么流行,除了头上顶着 Google 光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是一个好用的工具包,而不一定是因为它的效果就是最好的。质疑 word2vec 的效果,是因为它的两个模型(Skip-gram 和 CBOW)相对前人的模型做了大量简化,去掉了词序,又去掉了神经网络的隐藏层,最后变成了一个 log 线性模型。我主观地认为,这些简化是会影响词向量的性能的,毕竟词序很有用(上面提到的我的上一篇论文就是讲这个的,再次广告);然后神经网络的表达能力也比 logistic 回归要强得多。这两部分简化到底会带来多少损失,还是要靠数据来说话。所以我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模型效果好。前面博客提到过的经典模型(NNLM、LBL、C&W)在 word2vec 出现之前,是最主流的方法。这些方法就保留了词序信息,而且也有隐藏层,都放到一起比较。有了这些模型,还缺一个只保留词序,但没有隐藏层的模型。所以我设计了一个中间模型,叫 Order,保留了词序,但没有隐藏层。最后再加上开源的 GloVe,一共比较了 Skip-gram、CBOW、Order、LBL、NNLM、C&W、GloVe 这 7 个模型。
那么最严峻的问题来了,怎么样才算好的词向量呢,应该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呢?Mikolov 推广 word2vec 的时候,设计了一个经典的指标(king-queen=man-woman),由于有开放的数据集和评测代码,后来大量的工作都只用这一个指标来评价词向量。我觉得只用这个指标肯定是不对的,为什么词向量非得有这种线性平移的特性啊,如果说这是个加分项,还说得过去,但要成为唯一衡量标准,似乎没什么道理。我觉得 GloVe 那篇论文就做的很好,里面比较了一大堆指标。所以我就从根源想起,我们拿词向量是用来干什么呢?①有人拿它寻找近义词或者相关词,直接根据向量空间里的距离远近来判定词的关系。②也有不少早期的工作,直接拿词向量做特征,在现有系统中加入词向量作为特征。特征嘛,就是要个多样性,虽然不知道词向量包含了什么信息,但是说不定就带着新的信息,效果就能提升了。③还有大量基于神经网络的工作,拿词向量作为神经网络的初始值。神经网络的初始值选得好,就有可能收敛到更好的局部最优解。好,就是这三种指标了:语义特性、用作特征、用作初始值。基于这三大类用法,我们具体找了 8 个指标,进行比较,综合评价词向量的性能。(题外话,其实我从一开始就很想找到一个终极指标,用一个指标定江山,但是自从看到这 8 个指标的结果如此不一致之后,我终于放弃了这个念头。)
为了公平的比较,肯定需要设定一个相同的语料,所有模型都用同样的语料来训练。选个什么语料呢?脑海中的第一反应是:大语料。其实小规模语料(几十兆) Turian 在 2010 年已经做过一些实验了,比较了 C&W 和 HLBL 这两个模型。大规模语料下,结论会不会不一样呢?找了两个大语料,维基百科英文版和纽约时报。此前,主流论点是:语料越大越好。所有语料都堆到一起,不管是什么内容,我语料越大,涵盖的语义信息就越丰富,效果就越好。GloVe 和 C&W 都是这么干的。自然,我也把这两个大语料混合在一起训练了。同时由于好奇心,我还把这两个语料单独拿出来训练词向量。反正就是挂机跑嘛。另一方面,为了验证一下是不是真的语料越大越好,我也在大语料中抽了 10M、100M、1G 词的子集,顺便验证一下别人的结论。说到这里我忍不住剧透了,实验中最意外的结果就是,语料对词向量的影响比模型的影响要重要得多得多得多(重要的事说三遍)。本来我只想固定一个语料,公平比较模型,结果却发现语料比模型重要(抱歉,是四遍)……后来又加了一个小规模的 IMDB 语料,进一步证实了这个结论。实验结果就是这样。
当然,为了公平比较,还有一些其它的因素需要考虑,比如上下文窗口都开成一样大,词向量的维度也需要统一。还有个很重要的参数,那就是迭代次数。这些词向量模型都是用迭代方法优化的,迭代次数肯定会影响性能。对所有模型固定迭代次数可能不合适,毕竟模型之间的差异还是蛮大的。所以为了省事,我们对所有实验迭代足够多的次数,从 100 次到 10000 次,取最好的那次。做了这个决定之后,人省事了,机器累死了,而且对于每个语料、每个模型、每个参数,还要保留不同迭代次数的词向量,很快就把 3T 硬盘塞满了……一边删数据,一边继续做实验……这种暴力手段肯定是不适合实际应用的,所以我们也努力从实验数据中寻找规律,希望找到一种合适的迭代停止条件。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认为模型、语料、参数三方面会影响词向量的训练,所以从这三方面入手分析到底应该怎么生成一个好的词向量,论文由此展开。在博客里主要就介绍一下不方便写进论文里的故事和背景。
—————-枯燥开始的分割线—————-
简单列举一下文章的贡献。模型方面,因为所有的词向量模型都是基于分布式假说的(distributional hypothesis):拥有相似上下文的词,词义相似。这里有两个对象,一个是我们需要关注的词(目标词),另一个是这个词对应的上下文。所以,我们从两个角度去总结模型:1.目标词和上下文的关系,2.上下文怎么表示。在这种分类体系下,我们对现有的主流词向量模型进行了总结和比较,发现,目标词和上下文的关系主要有两种,大多数模型都是根据上下文,预测目标词。而 C&W 模型则是对目标词和上下文这一组合,打分。实验发现,通过上下文预测目标词的模型,得到的词向量,更能捕获替换关系(paradigmatic)。在上下文的表示方面,我们分析了几种表示方法之后,发现可以通过模型复杂程度对这些模型进行排序。排序之后,实验结果就容易解释了:简单的模型(Skip-gram)在小语料下表现好,复杂的模型在大语料下略有优势。从实践中看,word2vec 的 CBOW 模型在 GB 级别的语料下已经足够好。我前面提到的 Order 模型,加入了词序信息,其实很多时候比 CBOW 更好,不过带来的提升并不大。
语料方面,很多论文都提到语料越大越好,我们发现,语料的领域更重要。领域选好了,可能只要 1/10 甚至 1/100 的语料,就能达到一个大规模泛领域语料的效果。有时候语料选的不对,甚至会导致负面效果(比随机词向量效果还差)。文章还做了实验,当只有小规模的领域内语料,而有大规模的领域外语料时,到底是语料越纯越好,还是越大越好。在我们的实验中,是越纯越好。这一部分实验数据比较丰富,原文相对清楚一些。
参数方面,主要考虑了迭代次数和词向量的维度。其实词向量都是迭代算法,一般迭代算法都需要多迭代几次。旧版的 word2vec 只迭代了一次,效果很受限制,换新版就好了(也欢迎用我们论文实验的方法,用 AdaGrad 优化,相比原版 word2vec 的学习速率下降法,这样还能在之前的基础上继续迭代)。然后迭代次数怎么选呢?机器学习里很常用的迭代停止指标是看验证集的损失是否到达峰值,认为这个时候模型开始过拟合了。按照这个方法,我们可以从训练语料中分出一个验证集看损失函数的变化。但是实验中我们发现,这种策略并不好。主要原因就是,训练词向量的目标是,尽可能精确地预测目标词,这一目标和实际任务并不一致。所以更好的方法是,直接拿实际任务的验证集来做终止条件。如果实际任务做起来很慢(比如 NER 任务的开源实现大概做一次要两小时),文章还给了一种参考的方法,随便挑一个任务当验证集用,一般都比损失函数靠谱。词向量的维度则只有一些实验结果。做词向量语义分析任务的时候,一般维度越大效果越好。做具体 NLP 任务(用作特征、用作神经网络初始化)的时候,50 维之后效果提升就比较少了。这部分的结果很依赖于具体任务的实现,或许用上了更先进的神经网络优化方法,词向量作为初始值带来的影响又会有新的结论。
—————-枯燥结束的分割线—————-
完全公平以及全面的比较是很难做到的,我们也在尽可能尝试逼近这个目标,希望这些结论会有用。请批评指正。当然,也非常非常欢迎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