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CTO.com综合消息】Linux内核现在已经进入4.x时代了,但是据说从版本2.6升到3.0,以及3.19升到4.0这之间都没什么太大的变革。事实如此吗?内核版本间的区别有多大?
说实话,这个问题挺大的。Linux内核的2.6 时代跨度非常大,从2.6.1 (2003年12月发布) 到 2.6.39(2011年5月发布),跨越了39 个大版本。3.0(原计划的2.6.40,2011年7月发布) 到 3.19(2015年2月发布),经历了20个版本。4.0(2015年4月发布)到4.2(2015年8月底发布),又有3个版本。
总的来说,从进入2.6之后,每个大版本跨度开发时间大概是 2 - 3 个月。2.6.x , 3.x, 4.x,数字的递进并没有非常根本性,引人注目的大变化,但每个大版本中都有一些或大或小的功能改变。主版本号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不过要直接从 2.6.x 升级 到 3.x, 乃至 4.x,随着时间间隔增大,出问题的机率当然大很多。
个人觉得 Linux 真正走入严肃级别的高稳定性,高可用性,高可伸缩性的工业级别内核大概是在 2003 年之后吧!一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更多的人使用、参与开发。二是社区经过11年发展,已经慢慢摸索出一套很稳定的协同开发模式,一个重要的特点是社区开始使用版本管理工具进行管理,脱离了之前纯粹手工(或一些辅助的简陋工具)处理代码邮件的方式,大大加快了开发的速度和力度。
因此,本文汇总分析一下从 2.6.12 (2005年6月发布,也就是社区开始使用 git 进行管理后的第一个大版本),到 4.2 (2015年8月发布)这中间共 51个大版本 ,时间跨度 10年 的主要大模块的一些重要的变革。
1.抢占支持(preemption): 2.6 时代开始支持(具体时间难考,是在 2.5 这个奇数版本中引入,可看此文章[1],关于 Linux 版本规则,可看我文章[2])。
可抢占性,对一个系统的调度延时具有重要意义。2.6 之前,一个进程进入内核态后,别的进程无法抢占,只能等其完成或退出内核态时才能抢占,这带来严重的延时问题,2.6 开始支持内核态抢占。
Linux一开始,普通进程和实时进程都是基于优先级的一个调度器,实时进程支持 100 个优先级,普通进程是优先级小于实时进程的一个静态优先级,所有普通进程创建时都是默认此优先级,但可通过 nice() 接口调整动态优先级(共40个)。实时进程的调度器比较简单,而普通进程的调度器,则历经变迁[3]:
(1) O(1) 调度器:2.6 时代开始支持(2002年引入)。顾名思义,此调度器为O(1)时间复杂度。该调度器以修正之间的O(n) 时间复杂度调度器,以解决扩展性问题。为每一个动态优先级维护队列,从而能在常数时间内选举下一个进程来执行。
O(1) 调度器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复杂的交互进程识别启发式算法-为了识别交互性的和批处理型的两大类进程,该启发式算法融入了睡眠时间作为考量的标准,但对于一些特殊的情况,经常判断不准,而且是改完一种情况又发现一种情况。
Con Kolivas (八卦:这家伙白天是个麻醉医生)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 RSDL(The Rotating Staircase Deadline Scheduler) 算法。该算法的亮点是对公平概念的重新思考: 交互式(A) 和批量式(B)进程应该是被完全公平对待的,对于两个动态优先级完全一样的 A,B 进程, 它们应该被同等地对待,至于它们是交互式与否(交互式的应该被更快调度), 应该从他们对分配给他们的时间片的使用自然地表现出来,而不是应该由调度器自作高明地根据他们的睡眠时间去猜测。 这个算法的核心是Rotating Staircase,它是一种衰减式的优先级调整,不同进程的时间片使用方式不同,会让它们以不同的速率衰减(在优先级队列数组中一级一级下降,这是下楼梯这名字的由来),从而自然地区分开进程是交互式的(间歇性的少量使用时间片)和批量式的(密集的使用时间片)。具体算法细节可看这篇文章: The Rotating Staircase Deadline Scheduler [LWN.net]
Con Kolivas 的完全公平的想法启发了原O(1)调度器作者Ingo Molnar,他重新实现了一个新的调度器,叫CFS。新调度器的核心同样是 完全公平性, 即平等地看待所有普通进程,让它们自身行为彼此区分开来,从而指导调度器进行下一个执行进程的选举。
具体说来,此算法基于一个理想模型。想像你有一台无限个相同计算力的 CPU,那么完全公平很容易,每个 CPU 上跑一个进程即可。但是,现实的机器 CPU 个数是有限的,超过 CPU 个数的进程数不可能完全同时运行。因此,算法为每个进程维护一个理想的运行时间,及实际的运行时间,这两个时间差值大的,说明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更应得到执行。
至于这种算法如何区分交互式进程和批量式进程,很简单。交互式的进程大部分时间在睡眠,因此它的实际运行时间很小,而理想运行时间是随着时间的前进而增加的,所以这两个时间的差值会变大。与之相反,批量式进程大部分时间在运行,它的实际运行时间和理想运行时间的差距就较小。因此,这两种进程被区分开来。
CFS 的测试性能比 RSDS 好,并得到更多的开发者支持,所以它最终替代了 RSDL 在 2.6.23 进入内核,一直使用到现在。可以八卦的是,Con Kolivas 因此离开了社区,不过他本人否认是因为此事,心生龃龉。后来,2009 年,他对越来越庞杂的 CFS 不满意,认为 CFS 过分注重对大规模机器,而大部分人都是使用少 CPU 的小机器,开发了 BFS 调度器[4],这个在 Android 中有使用,没进入 Linux 内核。
此调度策略和 CFS 调度器在同一版本引入。系统在空闲时,每个 CPU 都有一个 idle 线程在跑,它什么也不做,就是把 CPU 放入硬件睡眠状态以节能(需要特定CPU的driver支持),并等待新的任务到来,以把 CPU 从睡眠状态中唤醒。如果你有任务想在 CPU 完全 idle 时才执行,就可以用sched_setscheduler() API 设置此策略。
概述中讲到 SCHED_BATCH 并非 POSIX 标准要求的调度策略,而是 Linux 自己额外支持的。
它是从 SCHED_OTHER 中分化出来的,和 SCHED_OTHER 一样,不过该调度策略会让采用策略的进程比 SCHED_OTHER 更少受到调度器的重视。因此,它适合非交互性的,CPU 密集运算型的任务。如果你事先知道你的任务属于该类型,可以用 sched_setscheduler() API 设置此策略。
在引入该策略后,原来的 SCHED_OTHER 被改名为 SCHED_NORMAL,不过它的值不变,因此保持API 兼容,之前的 SCHED_OTHER 自动成为 SCHED_NORMAL,除非你设置 SCHED_BATCH。
此策略支持的是一种实时任务。对于某些实时任务,具有阵发性(sporadic),它们阵发性地醒来执行任务,且任务有deadline 要求,因此要保证在deadline 时间到来前完成。为了完成此目标,采用该 SCHED_DEADLINE 的任务是系统中最高优先级的,它们醒来时可以抢占任何进程。
如果你有任务属于该类型,可以用 sched_setscheduler() 或 sched_setattr() API 设置此策略。
更多可参看此文章: Deadline scheduling: coming soon? [LW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