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广东程序员在加利福尼亚

广东程序员在加利福尼亚

作者介绍:Ryan Chen (英文名)。目前在美国圣地亚哥城工作,就职于全球著名 IT 公司。Ryan Chen 在美国工作生活多年,本文是他对在美国当程序员的一些观察和感受。他的微博是@奋斗中的胖胖。你还可以通过邮箱 ryan.chen623@yahoo.com 和他进行交流。

站长让我介绍一下在美国当程序员的工作和生活,因为国内很多同行都好奇,国外的月亮到底圆不圆。自从毕业工作后,我就很少码文字了。前段时间忙里偷闲的功夫断断续续看了一部高智商犯罪小说,叫作《谋杀官员》,对作者的想象力深感佩服,自己也有了写点什么的冲动。小说我自然是写不出来的,那么介绍一下我个人这几年的经历以及个人的一点感悟,一家之言,权当交流吧。

第一份工作

我在美国工作4、5 年了,资历浅,工作内容软硬结合,就算是嵌入式吧,并不算标准意义上的程序员。08-10 年读书的时候对于经济危机,没什么直接感受,貌似事不关己,临毕业找工作时才发现,原来经济好坏对于个人也是如此的重要。也许大家都还记得几年前的经济危机,2010 年我毕业,正赶上美国萧条的时候,失业率很高,很多人找不到工作。身边很多同学朋友都没找到工作,不少人被迫海归,剩下的一部分选择继续深造读博士,一部分幸运的找到工作。我深知自己不是读博士的料,选择投身业界,并幸运地拿到了一个摩托罗拉的 offer。由于我电子工程硕士的硬件背景,Google,Facebook,Amazon 这类的纯软件公司并不对口,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的心理试着投了一下简历,好像也电话面试了一下,就再也没有消息。而摩托的知名度还不错,离学校比较近,待遇对于一个没有什么收入的学生而言也不错,于是就欣然赴约了。

广东程序员在加利福尼亚

(位于芝加哥近郊的摩托罗拉总部大楼)

那个时候摩托罗拉还没有分家。我就职于芝加哥近郊的摩托罗拉总部,部门负责开发对讲机设备。部门不大,负责软件、电子、机械等大小经理一共 40 多人。部门里一部分是印度人,一部分是白人,包括我在内有 5 个中国人。大老板是个印度人,人挺不错的,鹰钩鼻,高鼻梁。开组会的时候我常常在想,他的高鼻子必然阻挡了他双眼的部分左右视线。我的直属老板是个泰国人,美国长大,业界混了十几年,技术不错,人也很不错。

刚入职的时候,由于业务不熟悉,所以折腾了一阵子。熟悉业务以后,就真心感觉日子过得很滋润。一来从穷学生摇身一变为收入不错的“中产阶级”,二是工作实在轻松。我有了收入以后第一件事就是跑去买了一辆日产 Altima(大概相当于国内的天籁)。由于在大公司工作,而且有高等学历,车行给了 0 利率贷款的优惠。我当时的想法是赶紧把手头的 2000 年款丰田花冠换了,也没怎么多想就把车子买了。现在我挺后悔,因为当时不懂行情,根本没还价,我花了 2 万 4 买的车,行家其实 2 万不到就能买到了。两年后,我一个朋友也是花了大约 2 万4,买了一辆大众途观。还有一个朋友也是花了 2 万4,居然买了一辆奥迪 A4,当然了,她老公当时在英特尔工作,有各种购车优惠而且当地还免消费税。

我的旧车卖给了一个巴基斯坦人,好像是买给他刚来美国的岳父开。其实旧车是有点毛病的,被他买去了我心里还有点愧疚,生怕他报复我。旧车我一年前大概多花了 3000 刀买进,一年后 2950 刀卖出。

广东程序员在加利福尼亚

(公司里有人开的玛莎拉蒂)

轻松的工作

先前说了日子很滋润,到底多滋润呢?说一下我每天的工作吧。第一天上班,我想新人要好好表现,早早起来,开车到公司的时候大概是 8 点半,诺大的停车场就没看到几辆车。后来找到节奏后,每天我 9 点起床,吃个早点,洗个澡,然后开车 20 分钟到公司,大概是 10 点。到了办公室后,第一件事去倒茶叶洗一下杯子,冲上一杯好茶。然后坐下来上上网看新闻。接下来会工作一个小时或者去开会。到了 12 点,拿着饭盒去公司餐厅跟一伙中国人吃饭聊天。这里插几句,美国这边,午饭其实很次要,很多美国人就是随便对付一下。中国人喜欢做饭,所以中国人一般在前一天晚上多做一点晚餐,第二天装饭盒带到公司当午饭。

摩托罗拉毕竟是一家夕阳公司,这在我加入后不久就发现了。这里的中国人都是大叔阿姨级别,鲜有年轻人。中国人大都比较精明,年轻人稍微有点追求的都不会在这样的夕阳公司久待。大叔大婶不一样,他们当年进公司的时候,摩托还没走下坡路。所以一家人在一个地方生活了这么多年,再考虑到子女的关系网和教育等,轻易不愿意动。况且摩托虽然过气,工作还是很轻松的,薪水在当地也是高于平均水平,福利也还不错。芝加哥郊区的房价也不贵,不少人房贷也还得差不多了。所以很多人基本就当在那里养老,等子女一毕业,独立了,自己就是混日子。那一天公司倒了,被解雇了也无所谓,周游世界,享受人生去了。

吃午饭聊天无非就是各种八卦,小道消息,还有就是聊小孩。哪家的小孩去 MIT 啦,哪家的小孩去耶鲁哈佛啦等等。华人小孩一般比较重视教育,当然了唐人街里开餐馆的例外,这里指的是上一代出国留学的华人精英。他们自己当初在国内都是天之骄子,因此比较重视子女的教育,子女一般都比较争气。一起吃饭的中国人的子女们很多都是美国名校毕业的。

听说在硅谷的中国人,要是谁家小孩没去斯坦福而去了伯克利,那是很没面子的事,万不能声张。第二代名校毕业以后,基本看不上什么谷歌,Facebook,微软之流,要么去创业公司,要不就是去金融公司,赚大钱去了。我等连伯克利都没读过的,听着自觉惭愧,叹自己不是生长在美国,不然搞不好也能上个牛校什么的,毕业创个业什么的,也不至于当个程序员挣工资了。当然,事无绝对,也不可能所有的第二代都拔尖,即便如此,这些第二代也高于平均水平,终究成为社会的精英。

午餐后回到办公室继续上网看一小会新闻,帮助消化。然后工作到了 6 点下班。每周两次,下午 5 点左右,我跟组里的一个关系不错的华人大叔去公司健身房跑步 30 分钟 3 英里,接着洗个澡下班回家。偶尔,项目很赶,也是需要大量的工作甚至加班。但平时的基本节奏很慢。大家都按部就班的,休息一下工作一下,谁也不会为了公司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私人时间。这里要说一下,总体而言,虽然说节奏慢,但公司的绝大多数员工,尤其是白人,还是比较敬业的,既然领了一份薪水,项目上就不能胡来。

灵活的制度

据我所知,美国的高科技大公司对于全职员工都是实行上下班灵活制,也就是说不打卡,不规定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下班,灵活支配。由于美国的公务员周末都不上班,美国人办事就必须要在周一到周五,9 点到 5 点之间去办。大公司的灵活制的好处在于,你随时可以请假出去办事,必要的话请半天甚至一天假都没问题。如果生病的话,也随时可以请假。这些事假病假都不算在你的年假里。请假一般就是给组里发一份邮件,告知你不在办公室的时间段就可以走了,都不用等批复。于是乎在摩托罗拉我经常会收到这样的邮件:

标题:feeling a little under the weather (天气不太好:意思是有点不舒服)

正文:Leaving now, will monitor emails if possible. (现在就下班,可能的话会查收邮件。)

或者是:

标题:In late tomorrow @12pm (明天中午 12 点才上班)

正文:Need to run some errands (有点私事要处理)

现在的公司也是一样的制度,有时更为简洁:

标题:OOO, feeling under the weather (离开办公室,不舒服,完)

或者是:

标题:ILT@12pm, errands (明天上午 12 点上班,私事,完)

需要说明一下,一般而言,人们有比较高的职业操守,绝少有人利用灵活制而偷懒故意找理由迟到早退。人还是要靠自觉嘛。

离职

在摩托工作了一年半后,由于节奏实在太慢,对个人发展前景不太好,而且公司一日不如一日,组里也开始裁人,不少新人被裁,大小老板动用各种关系,帮助外籍员工找工作。为什么只帮外籍员工呢?因为我们(主要是中国人和印度人)有身份问题,在拿到绿卡变成永久居民之前都是拿的临时工作签证,如果饭碗丢了,签证就立即失效,必须立刻离开美国。很多人的“美国梦”就是这么破灭的,突然被裁,在离职前找不到下家,就悲剧了,要卷铺盖回国,否则就变成黑户,影响以后的绿卡申请。美国公民或者有绿卡的移民就不怕这个,裁员后拿着补偿的几个月工资,跑到夏威夷逍遥一下,然后找份新工作,很容易。大老板是印度人,深知我们这些外籍员工不容易,于是托各种关系保我们。我差一点被裁掉,由于大老板给我弄了个名额,幸运地躲过了这场灾难。

经历过这一次,我觉得必须要离开,于是开始找下家,2012 年初投了现在的公司,拿了 offer。年中临走前两天,中国人大叔大婶大哥大姐一起吃了个饭为我饯行。临走前一天,组里的同事,大小老板,一起吃了个最后的午餐,送我走。这里要再一次感谢大小老板,为了保我们,也是费了不少的事。顺带一提,2011 年初,摩托分了家,做手机的摩托移动被卖来卖去最终到了联想的手里,我所属的做基站对讲机的摩托解决方案还存在,但日子好像不太好过。

广东程序员在加利福尼亚

(公司附近的芝加哥街道)

在美国的印度人

中国人私底下一般把印度人称为老印,白人叫老美,黑人叫老黑,墨西哥人叫老莫,自称老中。我个人觉得这些称谓其实本身并没有太多歧视的意思,更多是咱们中国人的习惯,比如我们常常把姓李的人叫做老李。但是一些老中,心里对老印很是不满,私下叫人家三哥三姐,就是歧视了,好比叫黑人黑鬼,这不太好。客观地说,一些留美老中心理可能确实比较阴暗,原因也许有几个方面。第一,老中的英文一般不太好,而老印虽然有口音,跟老美的交流完全没问题,文化也比较接近,因此同等工作能力下,老印更容易博得老美的好感。第二,老印很活络,会搞人际关系,老中通常都是书生,不懂得人际,再加上口语不好,比较孤立。第三,老印人数众多,互助,拉帮结派,搞政治是一把好手。于是整体而言,在高科技行业,老中基本是被老印压着打,心中自然有些怨气。

在美国某知名华人 BBS,头条热门帖子常常看到辱骂老印的帖子,揭露老印各种“无耻”的行为。我个人觉得,其实这无关民族。无论哪个民族,败类总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坏蛋。我遇见的老印们,人都还不错,我目前的老板就是个印度人,技术过硬。组里的明星程序员(就是那种有问题就找某某某,经常一堆人围观他工作的那类),也是个老印,跟我关系不错,偶尔一起去酒吧喝酒。刚入职的时候,我业务不熟悉,都是他带我。虽然我没碰到过,但我肯定老中里其实也有不少无耻之徒,只不过这些无耻之徒通常只敢窝里斗,给自己人使坏,因此没有老印去骂他们,他们也威胁不到老印。

广东程序员在加利福尼亚

(安卓主管 Pichai)

据说在硅谷(其实人们用得更多的是湾区而不是硅谷)的科技公司里,老印占了半壁江山。不少人都混到了高层。这可能跟印度的 IT 业基础扎实有关系。我没有做过调查考证,但我估计印度软件业如此发达,可能跟软件业门槛低有关系。硬件的门槛较高,做不出来就是做不出来,没有一定的基础光看几本书没法弄。而软件就不一样了,门槛极低,任何智商正常的人看几本教材,有一台电脑,都可以写程序。于是在印度政府的主导下,培养了大量的软件人才,并输送到了美国,人口优势基本快占领美国的软件业了。所以搞硬件的老印比较少,老中反而比较多,可能因为老中博士多,有真才实学。在搞学术方面,老中似乎比老印多,也许是由于老中性格大多比较内向,适合留在学校里搞学术吧。

老板A和明星员工B

很多老印是有真本事的,比如我现在的老板还有那个明星程序员。老板直属的手下就只有两个人,我和明星程序员。

A 比我高两个级别,听说早年从事 linux 某版本的内核开发,对于操作系统十分有经验。B和我一开始都是最低级别工程师,后来先后升了一级,B比我还小两岁。他们两个人教了我不少的东西。举一个小例子,搞 linux 的人一般用 VIM 编辑器,可依然有不少人倾向选择用 IDE 或者是 source insight 这种傻瓜式编辑器。组里并不管你用什么编辑器,因此同一个项目,每个小组用的编辑器都不一样,反正最后编译的时候都是在 linux 上 make 一下。由于使用的编辑器不同,Notepad++就成了通用工具,像桥梁一样,使 Pair Coding 成为可能。A用 VIM,明星B比我早入职,不知道他是入职后学的还是以前就会,反正他也是用 VIM。我们三个人负责的是同一个模块,因此一开始 VIM 不熟练的我很是尴尬。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同时修改几个源程序文件,A和B写的时候都用 VIM,换我写就要重新开 Notepad++ 去编辑。如果是分开干活的时候还好说,但 Pair Coding 的时候麻烦就来了。所以头几周除了熟悉业务外,就是练练 VIM,一直练到熟练使用 VIM 各种技巧。Pair coding 时如果B突然需要离开一下工作电脑的时候,我可以立刻补上去继续他的工作。

会用 VIM 没什么值得炫耀的,而愿意去学习并使用 VIM 代表了不愿意待在舒适区的一种积极的态度。我不知道其他公司的人是否全部用 VIM,但就我的经历,VIM 用得好的人各方面水平一般不会差,而依赖 IDE 什么的有可能水平不太高,当然事无绝对。并不是歧视 IDE 本身,实际上两种工具应该要会用,我业余做 iOS 开发的时候,感觉离了 Xcode 的自动补充就没法编程(吐槽一下 Objective C 的繁琐语法),VIM 就没有自动补充,需要额外的插件。如果 VIM 很牛,换了 IDE 就缚手缚脚那说明水平也不咋地,这种情况很少见。A和B是两样都会得,后来我也是。组里几十个人,日常用 VIM 写代码的就几个人。其他组也有用 VIM 的,大多技术水平不差。

跟 VIM 一样,各种常用的命令行也是必须要熟悉的。入职后我受了B不少的影响。比如说一般人倾向于把复杂的命令拷贝下来,用的时候再去从 notes 中找。B就不这样,他尽可能地在脑子里记住所有的命令,要用的时候信手拈来,什么 sed、awk 之类的,非常熟练。当然,过于复杂或者冷门的命令,他也是写在一个叫做 commands.txt 的文档里,放在电脑桌面,作为备忘录。受B的影响,我也强迫自己熟记各种命令,到达即用即输入的状态。并在工作中总结各种技巧,这些技巧有时候也被B瞧见借鉴过去。回头再看其他人要不时到处查找命令,在 IDE 繁多的菜单里找某个功能时,或者在串口控制台里需要修改一个配置文件而被迫蹩手蹩脚地使用 vi 时,心理多少有一点点的欣慰。我说这些可能有人会骂我,程序员世界有个鄙视链,没看过的同学可以去网上搜一下,有点意思,凸显了人性的弱点。

明星B还有一种特殊能力——不上厕所。他经常在实验室几乎一坐一整天,只在下班时急忙去一趟洗手间,然后回家。我不知道他是刻意为之还是有特异体质,反正他只要一坐下来就会入定,除非有人喊他帮忙,几个小时之内不用起身,也不怎么喝水,只偶尔喝一两杯咖啡。B是个工作狂,他的工作台就在我边上,我下班的时候,常常见他依然全神贯注的工作,丝毫没有想下班休息的意思。最近他新婚,我下班时候常常调侃让他早点回家,家里有人在等。B的能力让我想起高晓松的《鱼羊野史》,“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先生有控制汗腺的能力。那个时候的戏服由于工艺和染料的原因是不能洗的,为了不弄脏戏服,大师穿上戏服上台表演几个小时内可以控制不出汗。直到下台后助手脱下戏服,全身的汗才一下子涌出来。

Full Stack

近几年流行一个说法叫做 Full Stack。站长曾经建议我写一篇关于如何翻译 Full Stack 的文章,我应了但是一直没写,因为没想出来。这里附带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见解。很多人把 Full Stack 翻译成“全栈”,我们觉得这样翻译太生硬。Full Stack 意指对于某个业务领域,从上到下,从大到小,从巨到细,到达了通晓并且能够动手实践的程度。我思来想去,觉得可能翻译成“通才”意义上最接近,但似乎力度仍是不够,感觉通才这个说法还是太普通。各位如果有好的辞藻,不如提出来分享一下?

对于嵌入式而言,想成为 Full Stack,仅仅会 VIM 和命令行当然是不够的。我资历浅,只说一下个人看法,抛砖引玉。窃以为作为一名优秀的嵌入式软件工程师,须不断地向软硬两个方向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光依赖百度谷歌临时查询是不行的。汇编和编译原理一定要懂,偶尔会遇见奇怪的编译错误,必须了解编译原理或者反编译研究一下 symbols 才能解决。操作系统的知识也必须具备,不然碰到了进程调度类问题可能就会束手无策。硬件知识更是多多益善,各种接口协议都需要了解一下。当然,搞嵌入式 ARM 是必须的,什么寄存器、cache、时钟信号之类的要了解。设计模式最好也懂一点,不然设计出来的程序也许会被人骂。算法用的很少,但是知道一些工作上还是有用武之地的,特别是资源调度的时候,属于闪光点的能力,因为大部分搞嵌入式的,算法早忘光了,如果你能够在关键时刻熟练运用,会加分的。此外还有很多,学校里学到的东西虽是重要基础,但通常都是些皮毛,真正的东西要在工作实践中慢慢地积累。除非是天才,否则不累以时日,是无法成为 Full Stack 的。牛人见到过一些,但目前好像还没用碰到过真正的 Full Stack。像《英雄》里的刺客无名,为刺秦王,十年练剑。

在美国的老中

广东程序员在加利福尼亚

(路边的特斯拉,右边是常去的中餐馆。)

我所接触到的老中,各个年龄阶段的都有。有4、50 岁功成名就的,也有 20 多岁刚出校园的,或者3、40 岁正在奋斗中的。除了前面提到的在摩托养老的老中外,目前公司的 40 多岁的老中,来得早的,靠着自己的本事和资历,也确实有一些混得不错,总监高级总监都有。2、30 岁的都是刚出校门没几年,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

老中的衣着和习惯挺有意思,风格迥异。其实来过美国的人都知道,一般老美穿衣不怎么讲究,或者说品味不咋地,好在美国人不像国内那样攀比,更尊重个人的选择和自由,因此即便你打扮得再糟糕,也不会有人在意。深层原因是,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是个大熔炉,各个国家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聚在一起,穿着打扮上自然会大不一样,没有统一的潮流,也无法做到统一,就顺其自然了。正因为如此,不同时期出国的老中,保留了不同时期的审美观,穿着打扮和生活习惯上也大致停留在出国时候的样子。譬如,有一次我见到一个出过多年的老中从口袋里掏出手帕擤鼻涕。手帕这东西貌似还是我孩童时期有人用,现在国内都用纸巾了吧,还有人用手帕吗?想必他出国的时候国内还是用手帕的。

广东程序员在加利福尼亚

(2014 感恩节去 Mammoth Mountain 滑雪)

老中们的业余生活挺丰富,有人爱好摄影,大晚上跑到荒郊野岭里拍星轨。有人热爱钓鱼,时不时海钓一下,收货颇丰。有人喜欢远足露营,一有时间就全美各个国家公园里到处跑。还有人喜欢滑雪,到了雪季就一家老小上山滑雪。这些都是健康高雅的。俗一点的,一有时间就跑到赌城拉斯维加斯看表演,似乎没其他的地方可以去。美国的大自然很精彩,然而人文精神的东西比较匮乏。老美年轻人晚上动不动就是开 party,去酒吧喝酒,老中放不开,一般玩不了这个。所以老中到了晚上都窝在家里看电视上网,有些人负面的东西看多了,又无处发泄,久而久之心理就出了毛病。

这几年国内发展势头迅猛,许多老中都动了回国的念头,极少的人下定决心海归,大多数人仍在踟蹰中。回国的原因只有一个:发展。许多早些时候出国留学的老中在国内的同学如今都混得有头有脸,自己心里不免有点酸,认为如果自己当初不出国,也能混得那般样子。有了许多海归成功的榜样,不少年轻人看到了新的发展机遇,于是放弃美国的高薪,毅然回国创业,最后也混得不错。不回国的原因有很多:环境,食品安全,子女的教育,美国的大房好车等等。一些人每日在回与不回之间犹犹豫豫,见面必谈回国,变成了祥林嫂,熬到最后年龄大了,有心无力。

广东程序员在加利福尼亚

(加州圣地亚哥价值 140 万的学区房)

稍微提一下房子。中国人喜欢买房,尤好大房子。跟国内一样,美国的房价跟地域和学区好坏是正相关。加州的房价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如说同样条件的房子,在芝加哥要 80 万,圣地亚哥可能要 140 万,湾区可能要2、300 万,然而收入水平却没差这么远,因此在美国买房的压力山大。前面说了老中重视子女的教育,所以宁缩衣节食也要把家安在好学区里,这样子女可以到好的公立学校里读书。40 多岁的老中,如果是双职工的话,在经济上应该能够在好的学区按揭一栋大别墅,有眼光爱折腾的甚至还有几套投资房。等到子女毕业了,把大房子一卖,换个学区不好但环境好的地方安家,倒也不错。2、30 岁的年轻人,大多数刚脱贫,租房子,少数有眼光有经济实力的也买几十万的小房子自住或者投资。

我见到的韩国人

由于业务的关系,公司有很多韩国人。韩国人的天然长相和后天气质,真的是很韩国,基本不存在把韩国人和中国人混淆的情况。韩国人男的头发基本梳得整整齐齐,女的长发也很是打理了一下。老中男的则普遍短发,女的长发,但不怎么打理。韩国人穿着比较整洁时髦,老中的打扮嘛,就不多说了,不少人头发流油。韩国人等级比较分明,讲辈分,在美国的华人一般不讲究这个。如果说老中见面是点头,那么韩国人见面就是哈腰了。有一次我跟一个韩国人在电梯里,进来另一个韩国人,电梯里的那个韩国人突然向着电梯门 30 度鞠了一个躬,还喊了一句:“哎!阿尼阿萨哟!” 愣是把我吓一跳。

韩国男人普遍抽烟,经常三五成群地搭电梯到楼外一角指定的吸烟处抽烟聊天。美国人也抽,但很少。多年以前,美国人也是普遍抽烟的,就像在年代剧里看到的那样。后来美国人也许是害怕癌症,所以整个社会就开始反对抽烟,公共场所禁烟,因此很多 40 多岁的人从不抽烟。当今的中国,在很多方面其实在走美国的老路,禁烟的问题上可能跟也美国差了一两代人。也许哪一天中国社会也开始反对抽烟,再经过一两代人,抽烟的人就不那么普遍了。跟公司的韩国人打交道甚少,了解不多。

说一点励志的

大约一年前跟同事在公司附近的馆子里吃午饭,结识一个牛人,是个越南籍的华人,年纪 50 有余,精神抖擞。我向他求道,他跟我讲自己是如何从越南跑到 MIT 读书的。他在越南长大,读高中的时候看上了一位美女同学,但是美女的母亲看不上他。于是他找到这位母亲,直截了当地问到底怎样才会把女儿嫁给他。母亲可能看琼瑶看多了,随口说,除非你去到 MIT 拿个学位回来。其实他们当时根本不知道 MIT 是什么,牛人满口答应。回家一查,哇,MIT 这么难(这是他的原话)!但他没放弃,开始发奋学英语,背字典。最终还是没能申请到 MIT,而去了德州州立大学。在德州读了 3 年,拿了本科,然后申请到了 MIT,接着去 MIT 读了硕士博士。毕业后创业开了公司,把公司卖了后加入当时如日中天的一家高科技公司,在那里混到了中高层,还读了斯坦福的 MBA。去年和新来的顶头上司不和,一怒之下辞职来了我们公司。当然,美女最后是娶回家了。完美。

牛人说,前不久,他有个原手下请他帮忙推荐工作。他于是就托关系找了一家硅谷小公司。但那个手下很犹豫,第一要搬家,第二小公司未来不明朗,第三专业不是太对口。他鼓励手下说既然都联系好了就去试一下。于是手下去面试并通过收到了 offer,但是牵涉到跨州搬家,手下犹豫再三,还是没有赴任。没过多久那公司被谷歌收购了,32 亿美金,就是 NEST。手下因为没去损失了价值好几百万美金的股票期权。

广东程序员在加利福尼亚

(甄珍和谢贤)

牛人问我们,知道甑珍吗?当年红遍东南亚的大美女,红到没人敢追。后来被谁追到了?谢贤!谢贤当年什么都不是,别人不敢追甄珍,只有他一个人死皮赖脸地追,结果追到了。

牛人总结,做事之前,不要太犹豫,担心自己不行,行不行要做了以后才知道。

我问他认识李开复不,他哼了一声,说自己一般不评价老中。最后他推荐我看《高效人士的 7 个习惯》。我回去立刻找来看了一遍。欣然告之,复曰,多看几遍。

他是狂妄,但他有狂妄的资本,我在谷歌输入他的名字,搜索出来的第一条就是他的简历,很牛逼的简历好几页。他跟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一件事,不管有多难,只要你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做成!我很受振动,但很想告诉他,我听新东方的古典说,如果你有一根铁杵,你就不该把它磨成针,你该把它用来做其它的。但最终没说出口,怕被他看不起。也许把铁杵交给他,他真的就能给你磨成针!

关于加班

我听说在美国小公司,尤其是创业公司工作,加班加点也是常有的事。Facebook 的女 COO 说自己每天 5 点就下班,好像效率很高似的,殊不知她早年的时候也是经常熬夜加班在办公室过夜的。在大公司,一般不加班。现在的公司的工作节奏要比摩托快得多,但也很少加班,特殊情况除外。因为赶进度,前段时间我就在实验室敖到了凌晨3、4 点。陪同我一起加班的还有两个跟我老板同级别的工程师,虽然主要还是我在做,他们在说。我到了 2 点就困得不行,但他们依然精神抖擞,还跟我说年轻人熬下夜没什么的。我们是远程合作,印度分公司那边还有一个跟我同级别的工程师一起,不过当时他们那边是白天。除了我,他们三个人都是印度人。第二天我睡到中午才去上班,而跟我一起加班的印度人据说早上7、8 点就来上班了。可见,印度人还是很吃苦耐劳的,千万不要小瞧了他们。老美很少加班,特殊情况除外。

广东程序员在加利福尼亚

(位于加州圣地亚哥公司窗外的景色)

我听说国内的私企,加班现象很严重。这对于个人来说,也许是一件坏事,但对于整体而言,不加班加点地努力,私企拿什么去跟欧美企业竞争?国家又何谈富强?战后亚洲所有的富强国家和地区,都经历过这个过程。等再过几十年,国家富强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自然就没人愿意再拼命加班,那发展也就慢下来了,跟今天的美国一样。美国这个国家,要不是新移民以及美国本土精英拼命地工作,也不会有美国的今天。但今天美国大众如果继续舒适下去,这个世界的未来可能就真的是中国的了。

2015 年

这一年我即将满 30 岁,这一段时间,每念及此,都感慨不已。常言道,三十而立。看看我自己的情况,真是挺惭愧,感觉离真正的“而立”差得远。如果说降低一点要求,把赚点钱养家糊口算作是“而立”的话,也许我符合这个条件。理想而言,“而立”应该指事业有所成。如果是打仗的话,“而立”的话应该至少是营长团长了吧,要是放在古代,30 几岁的将军都一堆。如果是指工作,30 岁起码也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即便不是创业,至少也能够在所属的领域里独当一面。按照这个标准看,我觉得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还需努力。光阴似箭,大好年华转瞬即逝,2015 年大家一起加油努力吧!

—— 2015 年 1 月 1 日加州圣地亚哥

(P.S. 最近有国内的大学生邮件问我如何从国内直接申请美国的公司。我是留学出来的,不知道如何直接申请。个人觉得没必要太羡慕国外的,现在国内发展势头很好,很多公司都开始走向国际化了,比如阿里巴巴,比如小米,前途似锦。再者毕业生直接申请国外的公司确实很难,要么是极为突出,要么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还不一定能够成功。我想,既然同样是付出努力,可以试一下在国内的有前景的大公司去工作一段时间。如果还是想出来看看,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准备。)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