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系统性的学习scala。其实之前使用过scala的,比如我在用Gatling这款性能测试工具的时候就接触到了scala了。Gatling本身就是用Scala写的,而且Gatling的性能测试配置文件本身就是一个scala类,可以随意使用scala甚至是Java提供的各种类库。当时觉得用Gatling特别舒服的原因就在于配置文件强大的表现力。而这种表现力就是由Scala语言提供的。
言归正传,学习Scala还是从最简单的Hello world开始。在Scala官网中显著的标题就是:
Object-Oriented Meets Functional
Have the best of both worlds. Construct elegant class hierarchies for maximum code reuse and extensibility, implement their behavior using higher-order functions. Or anything in-between.
从中可以看出Scala结合了面向对象及函数式编程这两种编程范式。在本文中我将会拿Java语言和其比较,看看到底Scala强在那里。
使用Java语言实现一个Hello World的代码如下:
1 2 3 4 5 | |
以下是Scala的实现:
1 2 3 4 5 | |
好吧,如果标点符号不算代码行,Java版本和Scala版本的实现的代码行数是一致的。貌似Scala并没有减少什么。唯一减少的就在于println不用指定类名,以及对main方法不用声明为static。
在这里对Scala实现与Java实现的几个不同之处做个介绍。
第一是Scala对HelloWorld的修饰符使用的是object。其实Scala中也有class关键字,那么object关键字和class关键字有什么区别那?简单来说object关键字定义了一个匿名类,并且创建了该匿名类的单个实例(采用单例模式),该实例名为HelloWorld。所以object中定义的方法自动都是static的。我觉得object关键字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建立起了面向对象和函数式的桥梁。因为在面向对象的系统中,所有方法都必须存在于类中,而函数式编程中没有类的概念,使用函数无需new类的实例,所以object中的方法都是静态方法,可以直接被调用。进一步解读请到 这里 。
第二是Scala中对变量的类型的定义方式是变量名在前,类型在后,中间用冒号相隔。原因之一是代码更可读。因为我们更关心变量名,而类型其次,尤其是你拥有一个超级长的类型的情况下(比如 HashMap<Shape, Pair<String, String>>);原因之二据说是这样的方式在实现Scala类型时技术上要简单些。进一步解读请到 这里 。
第三是main函数的返回值是Unit,而不是Java中的Void。为什么是这样那?我想是因为Scala为了实现自己的类型系统,对于无显式返回值的函数直接使用Void是不合适的。在 Scala.Unit文档 中是这样定义Unit的:
Unit is a subtype of scala.AnyVal. There is only one value of type Unit, (), and it is not represented by any object in the underlying runtime system. A method with return type Unit is analogous to a Java method which is declared void.
好吧,其实在Scala中Hello World还有一种写法。
1 2 3 | |
代码从三行减少到了两行,Scala终于胜出了。那么App是个什么鬼? App 是一个trait。trait又是什么鬼? trait 是Scala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它与Java中的interface很相似,但比interface强大。HelloWordV2添加了对App的扩展后,就自动成为了一个可以运行的程序,由于App中定义了main方法,所以HelloWorldV2中就无需再定义了,牛逼的地方在于HelloWorldV2的body中的代码都会作为main方法中的代码被执行。以下是App源码中对main方法的定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
看来App在实现main方法时还设置了一个计时器,通过scala.time这个属性来开关。所以没事翻翻源码还是挺好玩的。
不知有没注意到其实main方法是有个叫args的参数的,那么新版HelloWorld中如何使用该参数那?直接使用它就行。
1 2 3 | |
ok,Scala版的Hello World就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