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 汪海洋的博客(@请叫我汪二)
最近在给以前的老项目维护,说起来工作很简单,一个字:改Bug。这看起来平淡无常的工作,实际上凶险无比,藏坑无数。时至今日,感觉整个人都得到了升华。在睡觉前抽空写篇博客,和各位分享一下踩坑经历,一起品味其中的种种酸苦辣 (没甜)。
为保证个码隐私,文中代码均为化名,还望谅解。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可以通过 git blame
查看是谁写的)。
如果要折磨一个强迫症,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各种恶心的变量名恶心死他。
什么?你说首字母要大写?
|
什么?你说单词里面要小写?
|
什么?你说要用英文单词命名?
|
什么?你说类前面要加前缀避免冲突?
|
什么?你说文件要按照目录存放?
|
什么?听说OC可以用宏定义?
|
各位看官,这,能忍?
正所谓:
命名拼写看心情,文件目录不分明。
随机掺杂宏定义,鸡不安也犬不宁。
前阵子在做 iPhone4 和 iPhone6 以及 iPhone6 Plus 的适配工作。
由于历史原因没有用 AutoLayout ,也由于历史原因老代码的布局全是用数字一个一个写死的。这就给适配带来了莫大的困难。
随便拣点代码给大家欣赏欣赏:
|
0 这种数字还好说,241 就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至于 320 这个改成屏幕宽度倒也就还好,但是 28 这种神奇数字又是什么呢?
这种代码就是冲着干死队友的不偿命的态度去的。虽然写起来容易,但是维护困难,可读性极差,尤其是有多个控件布局的时候,依赖关系不明显,如果调整布局需要挨个重新计算并设置值,维护起来的酸爽,谁用谁知道。
要说神奇数字,集大成者莫过于此:
|
那天早上看到这代码差点就抱着键盘委屈的哭了出来。
正所谓:
界面写法各不同,歪门邪道千万种。
有朝一日被辞了,你的代码我不懂。
在聊天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数据类:
|
纤弱的头文件里塞满了各种属性定义和方法定义,仿佛可以听到头文件的不满和娇喘。
给大家出个题:看下下面的内容,猜一下这个类的文件名是什么:
|
嗯然后这个文件叫做 UserInfo.h
,头文件将近100行。大兄弟,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把三个类塞在一个文件里这种行为,除了难为队友,实在是没看出来有什么其他动机可言。
正所谓:
头文件里地方小,塞到一处并不好。
外部对象都知道,安全问题可不小。
我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让这个项目的开发人员对 NSNotificationCenter
如此痴迷,痴迷的令人陶醉。
在通过 Model
调用业务逻辑的时候,它这样发了一条命令:
|
这个业务是用 GCD 开了新线程来做的,在后台检查有没有更新,如果有更新那么版本号后面会加个感叹号。那么问题来了:你咋告诉我你检查的结果是有更新还是没更新呐?难道要写个委托?然后定义个方法?然后更新的时候指认委托?然后有了结果再告诉委托?听起来就很烦躁嘛那干脆就用通知好了:
|
然后在需要做处理的类里面添加 Observer
就可以了:
|
哈哈哈哈搞定了。
哈哈哈哈你个头啊!整个项目里类似于这种的通知就有十来个,这还是有宏定义的,好追杀一点。对于那些没有宏定义的,随手一写复制粘贴的,不知道还要填坑多少。
通知虽好,但也不要贪杯啊。
看起来轻松,只是 post
了一下就搞定了,但是在 Debug 的时候有点麻烦。尤其是如果有多个 Observer
,改动的时候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真的是有这样使用的必要倒也罢了,但是本来一个 block
或者 delegate
就能简单清晰的解决,现在却被搞得这么繁重,实在是没有必要。
而且 NSNotificationCenter
的代码基本是一种变相的复制粘贴,十分的不工整。这是个人恩怨了,撇开不提。
NSNotificationCenter
这种只是不痛不痒的小问题,仅仅是逻辑不够优雅,关系不够清晰罢了。但是如果委托使用不当那是恶心的不行。看下这个聊天页面:
|
这是一个 真实的故事。整个类将近3000行,有2000多行是委托里定义的方法,你能信?
在这三千行代码里漫步,万事都要小心。因为你不知道 callIn
这种方法到底是定义的私有方法,还是在委托里定义的方法。 #pragma mark
自然也是看心情加的,说不定加错了你也不要当真。
有时候委托都删了不见影子了,但是委托里的各种方法还留在以前的类里。
没人敢动。
How to play.
正所谓:
异步回调用通知,委托多的令人痴。
反正老子看不懂,不写代码光写诗。
相信做 iOS 的都知道 AFNetworking
这个网络库,在我们的项目里 AFNetworking
分两种,一个是别人家的 AFNetworking
,一个是咱们的 AFNetworking
。对奏是这么任性。在一个300行的头文件里,在99行这样低调的位置里,静静的插上了自己的方法,还在上面认认真真的写上了准确的注释:
|
扩展个头啊!你加在人家的头文件里你说你是扩展,谁信?
这种改动遍地都是,特点是极其低调,难以察觉,甚至 TTTAttributedLabel
这种 UI 库也不能避免:改了 init
为了统一字体和颜色。。。
你说这代码,谁敢改?
我还曾经单纯的想给项目加上 Cocoapods
更新一下第三方库,现在想想,Naive。等以后写到新的独立模块的时候再说吧。
正所谓:
项目勤用三方库,随意穿插改无数。
即使类库有更新,试问代码谁维护。
在聊天模块有这样一个类: ChatModel
,简直就是个多面手。
上能和服务器聊天,上传聊天消息同步聊天记录:
|
下能做本地缓存管理,增删改查样样精通:
|
至于什么弹窗提醒,上传进度,完成提示,亦是轻松拿下。
以至于你改着改着不知不觉都会走到这里,因为它处理了太多太多的业务逻辑,每次 DEBUG 追杀断点回到这里,都像是一场久别重逢时的相遇,似曾相识。
正所谓:
一人做事一人当,切忌都往类里装。
开发人员干的爽,维护人员很受伤。
有时候需求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让人猝不及防。比如一个简单的登录逻辑:
|
突然发现需要在版本更新的时候多个 API 检查,简单,加个 BOOL
,需要的时候设置成 YES 就行:
|
但是这个功能在 About
页面又有点改动,简单,再加个 BOOL
就行:
|
然后如果已经显示了注册页面又要少一些请求,行,那再加个 BOOL
值:
|
得了,这代码只有你能懂了:
|
想象一下实现方法里各种对 BOOL
标记的特殊处理,想象一下 N 个 if
嵌套的壮观场景。
心塞。
正所谓:
凡是都要听产品,各种业务催的紧。
天塌下来也别怕,逻辑清晰自然挺。
所谓悲哀就是,当程序员发现一个 delegate
就能访问上级的对象,于是便把各种需要通知上级的事情都放在了委托方法里,尽管这些事情与委托本身无关,但是为了实现功能已经不在意这些所谓的设计与美观。
一个简单的 @optional
,甚至可以用同一个 @protocol
获取到各种不同的上级对象,只需要每次调用的时候加个 respondsToSelector
就行了。写上十几个可选方法,取一个通俗的委托名,比如 MyDelegate
,然后如果你持有了我但是我还想调用你的方法, so easy ,把你的方法扔到 MyDelegate
即可。
此时的代码便已经不再是一件艺术品,而只是一个平凡普通、毫无生机的花瓶了。
原本还是挺欢快的吐槽,突然就不想写了。
看着以前的人写的代码,不禁有些凄凉。
在项目里用尽了各种低级下流的手段,只为了实现自己的业务。
这是对艺术的侮辱。
转自 http://blog.jobbole.com/83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