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G 社区于2014年11月度过了自己的12岁生日,一路走来并不是那么的顺利:也曾因为没有经费而找不到会议场地、因为活跃成员急剧减少而面临解散等等。但是这个社区最终还是挺过来了,这就是开源的力量。
随着上世纪90年代 Linux 的盛行,各地的 Linux 活动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BLUG 社区(Beijing Linux User Group)也是其中之一,秉承着“一切为了开源的创意项目都是高尚的”理念,BLUG 经常会举办一些小的聚会或是沙龙,一起讨论工作中所遇到的软件开发问题,相互切磋取经,并且将壮大BLUG 队伍视为己任。
下面是专访 BLUG 社区秘书 Martin Bähr 的译文。
1. 亲爱的Martin,请您先介绍一下自己吧!
我自己使用并开发自由软件和开源软件已经超过20年之久了,而且我也是 Pike 编程语言的一名贡献者,贡献对象还有 Foresight Linux 和几个其他的自由软件项目。之前还和别人合编一本关于 Pike 的书本,并组织过几次开发者大会。除此之外,我还在 FOSSASIA 组织里担任导师的角色。纵观我的职业生涯,我的注意力一直都是在自由软件的开发和倡导这两件事上。
我之前也在别的国家生活工作过,来到中国是在2008年,现在的工作是在曼谷的一家创业企业 eKita做 CTO,还有就是在北京的一家 Linux 服务公司 Realsoftservice 做总经理,我的工作任务就是软件开发和培训实习生。我的家人都在北京。
2. 和您的祖国相比,中国或北京的哪些方面更加的吸引您?
总的来说,不管是中国还是亚洲,在文化上都和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学习中国文化教会我从不同的方向和层面去思考问题。我相信,只有将思想统一到一起,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当然,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我们还有很多路程要走:去理解世界上的不同部分、每个人都要做出贡献、还有就是团结在一起。
中国是这个世界上的大国,但是中国以外的国家对中国的了解还是很少的,但是学习中国精髓的最好方式就是呆在中国。中国幅员辽阔,我可以花很多时间在旅游上面,全面认识一下这个多姿多彩的国度。反正跟别的国家相比,在中国旅行不需要跨境。
3. 您在 BLUG 里的角色是什么?能介绍一下 BLUG 有哪些里程碑式的开发么?
目前我是 BLUG 的秘书,我的职责就是帮助 BLUG 这个组织安排一些会议和活动,我也是在2008年加入 BLUG 组织的,加入之前我对这个组织的了解并不是很多。
唯一一件重要的活动就是在我加入 BLUG 的前一年,举办的 2007 Software Freedom Day 被选为当年最成功的 SFD 活动。在我加入 BLUG 的那段时间,组织里基本上每个月都会举行会议,经常性的聚餐,还有 BLUG Tuesday 活动等等。我们还有一个专门构建四轴飞行器和图书库的团队。组织的活动成员里既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
在 2008 年的夏天,我和一个在轩辕互动(Exoweb)实习的学生一起发起了一个叫"Coding For Fun"的 Hackaton(黑客松)活动,从那以后,我就一个人开始组织举办 BLUG 活动,以至于后来我离开北京之后仍然有人在继续举办着这个活动。虽然在我重新回到北京之前就已经有很多活跃成员已经离开了,但是我现在还是保持着每月一次的会议、Coding For Fun 活动和 BLUG Tuesday 活动。自此开始,又有很多活跃成员加入到这个行列,而且大部分是中国人。
4. BLUG 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的?
我们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寻找合适的场地来举办每月的会议和 Coding For Fun 活动,以至于现在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我们没有赞助商,场地费用很高,于是我们主要是依赖于免费场地。
5. BLUG 的日常活动有哪些?您或者 BLUG 和别的社区有什么互动吗?
我一直尝试着和北京的所有同行的组织保持关系,有空也可以去看看他们是怎么办活动的。我经常参加的活动包括 Beijing Open Party、Ruby、Python、Angular.js 聚会、BarCamp 等等。这些活动里的绝大多数参与者都有 Linux 用户,但我是一个程序员,所以我个人对很多组织都感兴趣。
此外,我们还和别的组织一起组织活动,例如 Software Freedom Day,或者是支持像 GNOME.asia 、FUDcon 和 OpenSUSE summit 这样的会议,基本上所有的志愿者都来自 BLUG 成员。我们还和FOSSASIA 一起参加 Google Code-In 活动。
6. 除了中国,您还在别的国际或区域 参加过 开源活动吗?中外之间的开源活动有什么区别吗?
基本上我生活过的地方我都参加过当地的开源活动,要说区别呢,首先在规模上就有很大的区别,其次是运行规则。在某些情况下我会访问一些会议比较多的大会。大多数组织会议都涉及某种形式的主题演讲和讨论,但也有时候只是出去吃个晚餐。不过说实话,国外的开源活动跟中国的开源活动真的没有太大的区别。
7. 就您个人角度出发,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成功的管理一个开源社区呢?
我们都知道,有很多不同的社区,有的社区围绕着一个特定的软件项目而展开,社区成员以某种形式对软件项目给予贡献。当然,贡献者也是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进行贡献的。
社区经理的主要目标是将更活跃的贡献者拉到这个项目里,而不是将社区运营成为一个大家在里面七嘴八舌的说一些不着边际的普通想法,贡献的项目也比较凌乱。其实 BLUG 有时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人们对 BLUG 做贡献的目的并不是想着服务社区,而是出于自己的目的,关键是很有很多人根本不会直接贡献 BLUG。
BLUG 的目的是为自由软件贡献者和用户提供一个集合地,帮助他们分享知识并结交志同道合的人们。绝大多数的自由软件社区遍布全球,然而,像 BLUG 这样的社区有点太本地化了。但是管理一个本土化很强烈的一个社区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但是我相信“坚持”是最关键的一点,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做好宣传,开展新项目,一旦组织会议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新人知道这个组织,要不停的招纳新人,所以,哪怕只有两三个人来参会,也要坚持将会议办下去。
8. 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在 BLUG 社区里都有哪些活跃的、杰出的成员?
其实所有的成果都是大家共同努力得来的,单论个人功绩大小的话多少有点不公正。而且也不好考量个人的贡献大小多少。正如有的人很少来参加会议但是在自由软件和开源软件社区的贡献上却很活跃。有些人在担心一旦它们的工作用自由软件协议开放出去之后,就会被别人无偿拿去使用,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这些用户有没有在别的社区上是否是一个贡献大大的贡献者。
这就是我比较相信的生活的目的:All Men have been created to carry forward an ever-advancing civilization.(人人生来是为了推动文明不断进步的)
9. GNU 项目创始人 Richard Stallman 在2014年5月份来到中国,你跟他熟悉吗?你对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引领自由软件活动有什么见解吗?
我和 Richard Stallman 之前有过几次见面,但都没有太直接的交流。后来在一次 BLUG Dinner 上他加入了我们这个团队。对于他带领自由软件这一事我是完全支持的。我也赞成所有知识都应该被分享出来,每个人也有在工作中使用世界上知识资源的权利。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都应该通过日常工作来回馈社会。并且允许其他人使用、修改我们的软件程序是达到这一需求的最好方式。
10. 最后,能透露一下 BLUG 今后的发展计划么,还会组织哪些活动?
BLUG 今后的发展计划这要根据社区成员数量的多少来决定了,不过目前我的目标是招募更多的活跃成员,和他们一起来主持活动、组织演讲、贡献 BLUG 网站。BLUG 网站非常老,而且急需更新。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在保存所有数据安全这一方面。接下来我的事情里面包括制作社区日历,这样我们就能在上面共享社区活动,值得庆幸的是 Free Software and Tech Community in Beijing 对这件事给与了支持。
11. 您对 FOSS 今后在中国的发展有什么样的预测?
首先,自由软件和开源软件的发展就像各处小溪汇聚到一起形成川流一样,最终才能成为一个有影响力和说服力的开源行业的引导者。就我这几年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以及通过 BLUG 成员对国内IT厂家的了解,很多厂商现在还是在依赖商业软件,他们既不使用开源软件也很少主动开源软件,造成这种情况的出现,原因无非就是开源无利润、开源环境差。但是这也不能全盘否定中国的开源成果,例如在网上也有很多报道关于腾讯、阿里巴巴、华为、巨杉数据库等公司开源各种软件的消息,可见,大环境下面还是有很多值得褒奖的开源贡献者的。
到目前为止,FOSS 在欧美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在中国的影响力,这一点其实没什么可比较的,毕竟由于发展历史、文化差异和制度差别的因素,使得国内的自由/开源软件步伐相对落后,但换句话说,这样的发展空间才会更大。所以,就我个人的观点,我是很看好中国的自由/开源软件的发展的,至少潜力很大,这一点不可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