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我感觉到的前端变化

以前

作为一个java程序员写的代码主要还是后台的代码,虽然开始的时候前后端都写,但是也是用别人造好的轮子来用,学学html,css,js,jquery,再找一个前端ui框架学学,上手之后我们就可以写界面,写后台了,当然这只是企业的后台管理项目,界面要求不是特别高,对于网站项目还是需要前端童鞋来设计,布局,写好html给到我们,我们转成jsp,或者各种模板引擎文件。

这种模式对前端童鞋要求不是特别高,会设计,切图,就差不多了,什么前端组件化,模块化,自动化这些概念都没有,可能是小公司没有接触到,大公司应该很早就开始实践了。那个时候常用的就是yahoo的yui,和jquery ui还有jquery一系列插件了等等。

记得11年到12年的时候移动端的开发特别火,很多人都转型去做native的开发了,那个时候移动端的开发工资特别高,但是我没有选择做移动开发,而是选择安静的做个后台。

那个时候很多创业公司选择做产品的时候首先会在移动端发力,先做一个android版本的或者做一个ios版本的,等到积攒一定的用户量之后在针对多个平台制定一个版本,因为很多产品可能没得到有机会做多个版本就已经死了,所以一个产品可能有ios,android,winphone,pc等版本,需要多个团队来开发一个产品。

那个时候虽然也有公司用webapp(纯html5)和Hybrid来做移动端的开发,但是很多公司还是担心h5在性能和体验方面不如原生的好,毕竟移动端最重要的还是用户体验,是快,是流畅,那个时候解决方案也没有像现在这么多,所以很多公司还是选择采用原生的开发。

现在

随着h5在移动端的使用越来越多,前端超级火爆的情况下各种框架,各种解决方案层出不穷,一个还没学会,另一个就出来了,乱花渐入迷人眼,导致没有经验的前端人员都不知道应该学什么好了。 看到网上有童鞋总结了前端近几年的变化,出来的轮子有多少,大家自己感受一下。

那些年,一度追捧,一度放弃

下面,花一些篇幅简单回顾下 09 年到 15 年前端的发展历程。

09 年,基础类库完善,寻求突破

09 年之前,JavaScript 还处于对自身语言的完善过程中,而到了 09 年,JavaScript 类库已经颇为成熟,jQuery/Prototype/Script.aculo.us/Dojo 等都已经发布了好几个 stable 版本,各大类库也是相互吸收优点,不断完善并提高自身性能,然而功能上已经没有太多增加的势头。部分框架开始了思想上的转变,更加注重前端开发的组织和结构,条理性强了很多,如 YUI,Dojo 等。

从 ECMAScript 规范的争执,开启了浏览器引擎大战,各大厂商也趁机瓜分 IE6 份额,Chrome 和 Firefox 在这场战役中取得小胜,V8 也敲响了前端的大门。为了迎合市场的激烈竞争,IE 开始了升级之旅,09 年初发布 IE8,全面兼容 CSS2.1。

而此时,Node.js 和 3G Mobile 这两只巨兽开始浮出水面,Web 标准也开始向 HTML5、ECMAScript5.0 靠拢。

10 年,Web2.0 深入人心,开始性能挑战

毫无疑问,这一年,各大巨头都看清了 HTML5 是 web 发展的未来,在保留原来前端技术的状态下,都簇拥着拉扯 HTML5 的裙摆。富客户端应用也在这一年蓬勃生长,ExtJS/Dojo 摇身变为企业级框架,各类组件化概念和产品如约而至。

延续着 09 年的变化,10 年的前端显得颇为沉寂,然而在标准的运用和推动上,各大厂商也是十分卖力。IE 9 出来了预览第三版,iPhone 的 Safari 已经能够支持众多 HTML5 内容:Canvas/Video/Audio/Geolocation/Storage/Application Cache/Web SQL Database 等。

W3C 宣布成立 Web 性能工作组,Google 和 Mozilla 纷纷推出应用商店,浏览器调试工具也丰富了起来,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开发体验和性能问题。

11 年,HTML5 抗大旗,Flash 堪忧

2011 年 HTML5 的技术发展和推广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语义明确的标签体系、简洁明了的富媒体支持、本地数据的储存技术、canvas 等等各类技术被广泛应用。这一年,很多 web 开发者也面临一项技术的抉择,HTML5 or Flash?从 Flash Player 11.1 开始,Adobe 不再继续开发面向移动设备浏览器的 Flash 插件,积极投身于 HTML5,这意味着 Flash 技术的凋零。

这一年,HTML5 游戏火爆到了一个高潮,他的低门槛和高收益让很多开发者眼红,正因如此,移动端开发工具和调试工具也日益成熟。jQuery 已经成为大小公司日常开发的标配,成千上万的 JQ 插件让网页开发变得尤为轻松,而随之而来的也是页面的臃肿和性能调优的深入探索。

Node.js 已经悄然崛起,在 github 上的访问量已经超过了 Rails,国内的云应用开始尝试使用 Node.js,Node.js 相关工具也纷纷出来。

12 年,响应式开发,工程化推进

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各手机厂商又开始骚动起来,为了占有更多的市场,不断提高产品的性价比,体验也得到了不断的优化。借着先前两年 HTML5 刮起的东风,移动端上的 web 开发也颤抖了起来。移动端的开发挑战不亚于 PC 上对多个浏览器的支持,这一年,萌生了众多移动端框架,如 Sencha Touch/Zepto.js/JQ Mobile 等,相对 PC 端框架,它们更加轻便。

而移动端的崛起,带来了许多终端开发难题:多终端适配,多分辨率适配,远程调试等等,而随着这些难题一个个被解决,移动端生长的势头变得更加强盛。此时 Twitter 也推出了 Bootstrap, 这个前端开发工具包不仅方便了前端,也方便了后端同学,它的出现让快速建站更加简单。

编程思想的切换,迎来了 CoffeeScript 和 TypeScript,这两个预处理语言的出现又为 JavaScript 引来了不少其他方向转型过来的开发者。JavaScript 的兄弟 Node.js,也在命令行领域开拓了一片不小的疆域,甚至有动摇 Perl 和 Ruby 地位的趋势。

在前端工程化上,几个派系相互争斗,产出了 AMD、CMD、KMD 等规范,也衍生了 SeaJS、RequireJS 等模块化工具。前端在这一年很有跳跃感。

13 年,爆发式增长,百花齐放

规范和标准上有不少产出。Web Components 的出现给前端开发开辟了新思路;WebDriver 规范的出来推动了自动化测试的进程,ECMAScript 6 的规范草案落地,Webapp 工作小组在这一年也是相当活跃。

Chrome 浏览器在这一年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开始支持 SPDY,使用 Blink 取代 webkit 作为 Chromium 的新渲染引擎,Chrome DevTools 的调试体验大幅度提升。这一年中,Chrome 连同其他浏览器厂商快速推动了各项草案规范的实现。

语言能力上依旧在增强,并且从 JS 开始扩散到 CSS,出现了 LESS、SASS 和 Stylus 等预处理语言,Web 开发变得更加紧凑。

而在无线端,应用不再局限于 Webapp,由于流畅度、性能等方面不能满足用户体验的需求,各大公司开始转向 Native 方向的研究,进而出现了 Hybrid 和 PhoneGap 的繁荣,它们为 JS 调用了提供更多的设备 API。

Node.js 大放异彩,很多公司在生产环境中使用 Node.js,同时也出现了诸如 Express、Meteor 等小巧的快速搭建 Node.js Server 的应用框架。

各浏览器的调试也是种类繁多、功能丰富,PhantomJS 在自动化测试上开始取代 Selenium,出现了众多的远程调试方案和工具。

前端工程化开始普及,各公司开始推出自己的前端集成开发解决方案。

14 年,移动端的崛起,HTML5 和 ES6 落地

HTML5 正式定稿,这意味着,web page 正式演变为 web application。ES6 华丽丽走进前端,走的很稳重,它的 Module/Class 等特性已经完全让这们语言具备了开发大型应用的能力。

大而厚的基础库难以满足灵活场景,Mobile 要求极致体验,MV* 库铺卷而来,如 avalon/angular/knockout 等。

Web Components 跨终端组件快速发展,移动端开发迎来一次升华。Node.js 前后端分离的流行,中间层的出现改变了前后端的合作模式。

2014 是颠覆式的一年,前端发展在这一年开始形成了一个短暂的稳定格局。

15 年,观念的转变,步入前端工业化生产

今年格外引人注目的框架是,类 React。Facebook 在 React.js Conf 2015 大会上推出了基于 JavaScript 的开源框架 React Native,它结合了 Web 应用和 Native 应用的优势,可以使用 JavaScript 来开发 iOS 和 Android 原生应用。在 JavaScript 中用 React 抽象操作系统原生的 UI 组件,代替 DOM 元素来渲染等。敲一次代码,能够运行在多个平台上,其优势可见一斑。除了 React ,还有手机淘宝推出的 Weex 框架,它吸收了 vue.js 的编程精华,编程风格更加简约。

在众多构建工具中,如今潇洒存活的并不多。体验完 grunt 和 browserify 后,gulp 顺势而至,尔后又出现了 webpack、jspm 等。而包管理工具,经历了 components、bower、spm 后,npm 开始主导整个市场。

Node.js 的应用已经铺天盖地,各大公司前端都把 Node.js 作为分离前后端的主要手段,并且在测试、监控等方面沉淀了大量内容。不过,这个市场是很苛刻的,Node.js 的性能难以达到 C/C++ 的水平,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要提升性能,至少得接近 C/C++。

参考: http://www.barretlee.com/blog/2015/12/10/after-framework-we-gonna-to-hug-data/

虽然出来的东西多,但是各种东西各有各的应用场景,还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框架和解决方案,就像大家经常说的不为技术而技术,为了业务而技术(相信还是有很多童鞋感觉某个东西 高大上 ,而没有太多考虑试用场景,当做自己学习和实践的用到生产环境环境中吧)。

所以现在创业公司做产品首选的应该是Hybrid来做移动开发,一套代码可以跑在移动端浏览器,可以打包成android的app和ios的app(打包可以了解cordova(首选),appcan, APICloud等等),后期在根据发展开发其他的比如pc web版本。这样一来不仅节约时间成本,也节约了金钱成本,后期的维护也只需要维护一套代码,是不是感觉比之前的多套代码好很多。

自从14年我一直很关注前端的变化与发展,所以我觉得我现在不能再错过h5的浪潮了,我觉得只有了解前后端才能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视野来做产品,来把一个东西做好,做技术选型的时候也更加得心应手了。虽然我之前也会一些前端技术,但是跟现在大家常说的大前端比起来,感觉还是会得太少。

我经常在项目强调前端优化的重要性,可能由于历史原因其他童鞋并不以为然,那个时候觉前后端都由自己来掌控多好。所以从现在开始有时间就要好好学习一下大前端了。毕竟有基础,上手应该也快。希望在技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以后

以后前端的发展必然是越来越火,出来的轮子和解决方案也会越来越多,虽然一个轮子出来可能很快就会被替换掉,增大了我们的学习成本,但这也是证明了前端是在良性发展,就像我们常说的“长江后浪推前浪”,更好的东西出来了就应该替换掉旧的东西,当然旧的轮子经过时间和市场的检验当然 更加稳定,更加成熟

在选择上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希望还是从业务场景出发吧。既然选择了技术这条路,就努力走下去吧。

这也算我的一个年终总结,有误的地方希望大家纠正。最后,祝所有人“新年快乐”!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