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人类这五百年的进步史,是思想拼命追赶技术的过程

摘要:想法很重要。想法也许是人身上最有价值的东西之一。每个行业、每个领域都有一些很厉害的人,这些人拥有专业的知识,他们的头脑每时每刻又在产生很多很多个零散的不成形的想法。一旦这些想法长大、成熟,甚至发生连接,就有可能对各自行业的发展起到作用。 但更多的情况是:在还没来得及输出前,这些想法就胎死在了这些人的头脑里。因此工具的发展很重要。因为工具帮助我们表达甚至是修正 ...

想法很重要。想法也许是人身上最有价值的东西之一。每个行业、每个领域都有一些很厉害的人,这些人拥有专业的知识,他们的头脑每时每刻又在产生很多很多个零散的不成形的想法。一旦这些想法长大、成熟,甚至发生连接,就有可能对各自行业的发展起到作用。

但更多的情况是:在还没来得及输出前,这些想法就胎死在了这些人的头脑里。因此工具的发展很重要。 因为工具帮助我们表达甚至是修正自己的想法。

科技正在不断产生新的媒介。 而媒介是思考的工具。 从报纸、电视、计算机到智能手机,科技用越来越快的速度推动媒介的发展,但越来越多新媒介的产生反而暴露了另一个问题: 人类思想的速度太慢。慢到甚至跟不上作为思考工具的媒介的产生速度。因此,人们越来越难在新工具上产生新的思考方式。

回看近五百年来,技术进步加快的速度非常明显。而在技术发展的几个重要节点中,倘若我们有幸从中推动自身历史的发展,那会是因为我们思想的速度恰好达到了科技进步的速度。 人类推动自我进步的过程,也就是思想速度拼命追赶科技发展速度的历史。

只是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的思想永远比技术慢了一步。

举三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1、电路图

人类这五百年的进步史,是思想拼命追赶技术的过程

这是一张常见的电路图。我上学的时候有门数字电路原理的课,上机实验课就在电脑里画过这类图。但其实,在电脑上画这种图是一件浪费算力的事情——我们用着一台拥有强大生产力的工具,却只拿它做一张纸就能完成的事情。

你可能会说,软件绘制电路图可以显示灯泡会不会发亮,绘制起来也更方便。但这其实远远不够。我们真正关心的是电路图里实时的数据变化,比如每一段电线里的电流和电压的情况,而这些其实计算机这个媒介也有能力提供给我们。更理想的电路图或许应该是这样:

人类这五百年的进步史,是思想拼命追赶技术的过程

你改变图中电子元器件的任何一个数据,整个电路图内部的实时变化情况都会显示出来。你能更直观的看出这种变化,也就能更彻底的理解电路图,修改电路图,甚至在电路图上产生更棒的设计结构。

现在回过头来想这么一个问题:第一张图里的那种电路图表达形式为什么会存在?为什么我们在电脑上接触到的电路图是长成那样的?

原因其实很简单。图 1 中的形式更符合纸和笔这样的媒介。而纸和笔在计算机还没出现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曾是我们思考的主要工具。旧媒介产生的思考方式伴随习惯的形成慢慢保留了下来。甚至在出现新媒介之后,这种习惯和方式都没有被改变。

2、编程

人类这五百年的进步史,是思想拼命追赶技术的过程

说这个例子前需要先简单介绍下编程语言发展的历史。编程语言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到现在最普遍使用的高级语言。

机器语言就是 0 和 1 组成的一长串数字。现在让你用这种纯数字的机器语言去写一个程序你的内心肯定是崩溃的,因为太麻烦太困难了。

所以慢慢的有人就发明了从数字到助记符号的转译,也就是汇编语言。比如 0010 0000 这组数字可以和助记符「ADD」对应起来,原本的机器指令就可以写作「ADD X, Y」,不再需要打那么大一长串的数字。

但这样其实还是挺麻烦的。因为每次叫计算机执行一个指令,你就需要写一条指令的代码。如果能有一种更倾向于描述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描述计算机具体进行何种操作的语言,把细小步骤想要达成的意图抽象出来,不就更好了?这其实就是 Fortran 这类高级语言一开始诞生的目的。

而在上面这段发展历史里,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习惯了使用机器语言编程的那些程序员们,在汇编语言出现时心里大部分都是很排斥的。他们觉得,编程就应该使用一长串数字的机器代码,汇编语言只是某些人故意耍的一些小聪明而已。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习惯了使用汇编语言写代码的那些人身上。在高级语言面前,他们的态度和机器语言那帮人是一样的。

现在回过头来想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开始编程这件事情使用的是机器语言这样一种形式?

原因其实很简单。在计算机发展早期,编程是借助小纸带打孔的方式进行的。纸带这种媒介产生了一长串 0 和 1 数字组成的机器语言。当时计算机的硬件还很落后,配合硬件的编程方式也因此非常麻烦。而在计算机以摩尔定律向前发展时,大部分人习惯沿用之前遗留下来的编程思考方式。只有少数人打破这种惯性,发明了新的语言和方式——也幸亏有了这些少数人,编程配合计算机硬件这一工具的发展也在向前。否则,今天那些在高级语言里能够轻易产生的算法,或许都会胎死在机器语言一长串 01 数字里。

3、键盘

人类这五百年的进步史,是思想拼命追赶技术的过程

这篇文章是通过电脑的键盘敲下来的。键盘上的字母排列方式是我们现在最熟悉的 QWERTY。这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键盘布局方式,由克里斯托夫·拉森·授斯在 1868年 申请专利发明出来的。

现在你已经习惯了在电脑上打字,也习惯了 QWERTY 的键盘布局方式。但这种方式对打字这件事来说并不是最优解的,这种布局的打字速度其实不快,因为常用的连在一起的那些字母并没有排列在一起。当然,你现在可能很难察觉出这一点。

现在回过头来想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开始打字这件事情使用的是 QWERTY 这样一种形式?

原因其实很简单。最初,打字机的键盘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而打字机是全机械结构的打字工具,因此如果打字速度过快,某些键的组合很容易出现卡键问题,于是克里斯托夫·拉森·肖尔斯发明了 QWERTY 键盘布局,他将最常用的几个字母安置在相反方向,最大限度放慢敲键速度以避免卡键。

肖尔斯造出打字机后,发现打字员击键时老是出故障。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肖尔斯跑去请他的妹夫——一名数学家兼学校教师帮忙。他妹夫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在键盘上把那些常用的连在一起的字母分开,这样击键的速度就会稍稍减慢,也就减少了故障的发生。

肖尔斯很乐意地采纳了他妹夫的建议,将字母按一种奇怪的 QWERTY 顺序排列。为了避免发生故障而不得不将字母杂乱无章地进行排列,告诉公众这一事实或许会让肖尔斯觉得尴尬。于是,他巧妙地耍了一个花招,说这样排列是最科学的,可以加快人们的打字速度。

在打字这件事出现的早期阶段,打字机本身的发展不够给力,打字机代表的旧媒介产生了 QWERTY 的键盘布局,但这一布局早就了人们使用至今的打字习惯。直到今天,虽然我们的电脑键盘已经完全没有卡壳的缺陷,但是全世界的人都已经习惯了 QWERTY 的打字形式,电脑这种新媒介因此也没能产生新的键盘布局——尽管这种从未出现的键盘布局一定是比现有方案来得强的更优解。

三个例子说明什么?

通过这三个例子, 我想说明的其实是:作为一种思考工具,新媒介的出现理应帮助人们产生和表达新的更好的想法。但因为人们思想的速度太慢,或者很多人缺少去适应和开发这种新媒介所代表的新的思考方式的意识,新媒介作为思考工具也就一直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有效使用。

工具和想法一定是相辅相成的。好的想法能促成新工具的诞生,新工具的诞生能帮助人们产生和表达更好的想法。 而工具和想法的连接,是通过思考方式达成的。 思考方式则完全仰仗人们自身的意识和发展。

以上这些是我昨晚看完 Bret Victor 几个演讲视频之后留在脑子里的东西。而这些演讲大概是他在两年前陆续 po 到自己的 个人网站 上的。但直到今天,我发现这些问题似乎依然存在。

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继智能手机之后,一些新的媒介已经陆续诞生了。比如苹果的 Apple Watch 和近阶段炒的很热的 VR。但面对这些新的媒介人们依然延续着旧媒介产生的思维惯性。

先不管手表这种新的个人电子设备究竟有多大的潜力,在去年中旬我看到的是,很多做手表的厂商看着 Apple Watch 起来也投入了这个行业,但他们在手表上沿用的依旧是手机的思维。比如,把手机能做的很多功能完全迁徙到手表上——而这显然是行不通的。手表想要帮助人们产生更好的想法也就不可能实现了。

但这其实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更糟糕的事情是,很多人甚至拒绝去思考和接收新媒介能够产生的新的形式。比如 VR。我相信 VR 一定会是未来人类历史上重要的一款媒介的迭代版本。在 VR 这款媒介里,人们怎么去使用新的工具进行创造活动,人们怎么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事情。但大多数人在你畅想这些事情时,他们只会说,这些不过是你的意淫罢了,你看现在的手机不是挺好用的吗。

我知道,预测未来是一件非常非常难的事情。但正因为困难,所以更需要更多的尝试和新的想法。世界上的少数人会努力产生新的想法,这些人注定不被大部分人理解,因为大部分人在困难面前是没有想象力的,他们更习惯转过头去看那些已经发生的事情,然后希望从回顾过去中找出发展的规律—— 但经验往往不能带你走进未来,经验更多时候只会误导你变得狭隘。 也因此,真正改变世界的永远是少数人。

最后用我很喜欢的 Bret Victor 演讲中的一句话来结尾:

Technology changes quickly and people’s mind changes slowly. So technology can be hard to adopt new ways of thinking.

推荐阅读:

Bret Victor:互动的未来不应只在手指上

Bret Victor:为思考不可想象的事物而生的媒体

来源:http://36kr.com/p/5041631.html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