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博客里介绍了一种架构iOS App应用层的方式, Context Driven Design 。CDD可以让应用层UIViewController的结构以细粒度,低耦合的方式组合,不过CDD只能适用于应用层,对于具备一定业务规模的App来说有些捉襟见肘。这次我们尝试来用Swift搭建一个完整的数据驱动型架构,这种架构将有更清晰的层次结构和数据流向,当然也能支撑更复杂的业务系统。核心思想是基于数据驱动的观察者模型,我们就将之名为DDA(Data Driven Architecture)。
数据驱动是一种思想, 数据驱动型编程 是一种编程范式。基于数据驱动的编程,基于事件的编程,以及近几年业界关注的响应式编程,本质其实都是观察者模型。数据驱动定义了data和acton之间的关系,传统的思维方式是从action开始,一个action到新的action,不同的action里面可能会触发data的修改。数据驱动则是反其道而行之,以data的变化为起点,data的变化触发新的action,action改变data之后再触发另一个action。如果data触发action的逻辑够健壮,编程的时候就只需要更多的去关注data的变化。思考问题的起点不同,效率和产出也不同。
在CDD的介绍文章里提到过,设计数据驱动的关键在于怎么定义数据的变化,其变化的方式将直接影响观察者的响应方式。我们需要通过精简,通用的方式来告诉我们的观察者数据的那一部分发生了变化。
我们在用数据表述业务模型的时候,一般用到两种类型。一是single instance,二是collection type。single instance是单个的model实例。collection type是model实例的集合,array,set,dictionary都是属于集合类。这两者的基础变化离不开 CRUD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增删改查。把这四种行为定义成事件,再附带上变化的数据部分就可以描述“数据的改变”了。
Observable-Swift 可以用事件来统一描述single instance和collection type的变化,是Swift世界里比KVO更通用的方案。
对于single instance的property变化可以用这段代码描述:
struct Person { let first: String var last: Observable<String> init(first: String, last: String) { self.first = first self.last = Observable(last) } } var ramsay = Person(first: "Ramsay", last: "Snow") ramsay.last.afterChange += { println("Ramsay /($0) is now Ramsay /($1)") } ramsay.last <- "Bolton"
afterChange是名字改变的事件,println是事件的观察者所产生的行为。每次给ramsay.last赋值,println都会被触发。
对于collection type,Observable-Swift没有原生的支持,不过我们可以自己定义:
class DataEvent<T>: NSObject { var insert = EventReference<T>() var delete = EventReference<T>() var update = EventReference<T>() var refresh = EventReference<T>() }
DataEvent包含增,删,改,刷新等常见事件。因为查操作一般不会产生action,所以可以不用定义。每次collection type里的元素发生改变的时候,只需要调用对应事件的notify()就可以通知观察者了。
我们将DDA的架构分为三层:
这三层每一层都向下依赖,每一层之间通过面相接口编程的方式产生关联。
在CDD的讨论里已经详细的介绍过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的实现方式和数据流向。DDA里应用层的实现差不多,只不过实现语言换成了Swift。这一层主要由我们熟悉的UIViewController组成,工作职责包括采集用户数据和展示UI。采集数据是指数据从Application Layer流向Service Layer,展示UI是指观察Service Layer流入的数据变化并改变UI。可以假设这样一个业务场景来说明Application Layer的工作:用户在SettingController里改变自己的用户名。
用户在SettingController的输入框里输入新的用户名,产生newName: String,newName需要传输到Server,收到成功回执之后再改变Controller当中的展示。这个完整的流程当中newName就是我们所关心的业务数据,在newName流向Service Layer之前我们可能需要进行校验(名字是否为空或超过了最大长度),这部分的逻辑更贴近界面的工作,且不涉及任何网络和DataBase操作,所以可以放在应用层。如果通过了校验,下一步就是将newName通过请求告诉Server,所有的网络和DataBase操作都发生在Service Layer,所以我们只需要将newName传输到Service Layer,到这一步就完成了数据的流出。
Application Layer将newName输出到Service Layer之后,接下来只需要作为观察者监控user: UserProfile这个model当中name property的变化。user model是一个viewModel,使用上和MVVM当中的ViewModel概念一致,ViewModel定义在应用层,但会通过事件观察者的方式绑定到Service Layer当中的RawModel。ViewModel负责把RawModel当中的数据转化成View所需要的样式,View在完成UI的配置之后就不需要维护其它的业务逻辑了。
Servicec Layer负责所有的网络请求实现,DataBase操作实现,以及一些公用的系统资源使用接口(比如GPS,相册权限,Push权限等)。对于Application Layer来说Service Layer就像是一个0ms延迟的Server,所有的服务都通过protocol的方式暴露给Application Layer。Service Layer和Data Access Layer(DAL)使用相同的RawModel定义,RawModel定义在DAL,从sqlite当中读出数据之后就会被马上转化成RawModel。RawModel不要和View进行直接绑定,通过ViewModel中转可以将数据改变的核心逻辑放在同一的地方管理,调试的时候会很有用。上面修改用户名的例子传入的newName,在这一层通过ModifyUserNameRequest通知Server。ModifyUserNameRequest成功回调之后将user model的name property修改为最新值。name一修改Application Layer对应的View立刻会收到数据改变的事件并展示新的name。Service Layer接下来需要把newName保存到数据库当中,涉及到和sqlite的交互。所有和sqlite直接打交道的工作都是交给Data Access Layer来做。
DAL层对下负责和数据库直接交互,对上通过protocol的方式提供数据操作的接口给Service Layer。数据库我们使用sqlite。DAL层不涉及任何具体的业务逻辑,只提供基础的CRUD接口,这样一旦DAL层稳定下来,项目中后期出现业务bug基本就可以省去在DAL层调试。RawModel也定义在DAL,有些项目会在Service Layer和DAL各自定义自己的model,但每多一层model定义,就多了一次转换和维护的逻辑,对于大部分的项目来说其实没这个必要。DAL除了提供CRUD之外,还需要搭建线程模型,读写要分线程,而且需要同时提供同步异步两套接口。
这样初步进行职责划分后,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细一点的层次图。
接下来是show the code,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demo例子来讨论DDA更多的细节。
Trim是用DDA架构搭建的一个Demo,其目标是将一些不同来源的数据以Feed流的方式展示在同一个界面当中,这样就不用打开n个不同的app去刷新查看了,这些数据可以来自任何有第三方开放平台的产品,比如微博,GitHub等。现阶段Demo已经实现的功能是拉取GitHub账户Repository的信息。这个功能已经包含完整的数据流,可以完整的体现DDA的思路。 点击GitHub地址 。
Demo的目标是从GitHub上将某个账户所有的Repository拉取下来,形态如下:
先来看Feed对应的应用层逻辑,工程结构如下:
可以看到我们通过Context Driven Design的方式将FeedStreamController分成了很多不同职责的类,避免Massive View Controller。FeedStreamDH对应CDD当中的DataHandler,FeedStreamBO对应Business Object。View划分的粒度比较细,对于界面复杂的UI来说,细粒度的View能很好的提高代码可阅读性。Model当中存放上面提到的ViewModel,不同的View或者Cell当中的控件都直接和ViewModel中的property绑定,cell只负责绘制,业务数据的转换逻辑放在ViewModel里。我们就Repository Cell的展示逻辑看下完整的数据驱动流程。
Repository Cell里每个UI控件(4个UILabel)与ViewModel property的绑定代码如下:
override func configCellWithItem(item: FeedItem) { if let repo = item as? FeedItemGitHubRepo { //let's bind property bindUIProperty(&repo.repoName, lbName, true, handler: { (nV: String) -> () in self.lbName.text = nV self.lbName.sizeToFit() }) bindUIProperty(&repo.repoOpenIssue, lbOpenIssue, true, handler: { (nV: String) -> () in self.lbOpenIssue.text = nV self.lbOpenIssue.sizeToFit() }) bindUIProperty(&repo.repoStar, lbStar, true, handler: { (nV: String) -> () in self.lbStar.text = nV self.lbStar.sizeToFit() }) bindUIProperty(&repo.repoFork, lbFork, true, handler: { (nV: String) -> () in self.lbFork.text = nV self.lbFork.sizeToFit() }) } }
对于每个控件来说,ViewModel当中property的值都可以直接拿来使用,不需要做任何转换,转换的逻辑发生在ViewModel当中。绑定的代码虽然很简单,但bindUIProperty里面其实需要处理更多的场景。
再看下ViewModel里面的处理逻辑。Repository Cell对应的ViewModel是FeedItemGitHubRepo.swift,也就是上面绑定所使用的model类。
init(repo: GitHubRepository) { super.init(aType: .FeedItemGitHubRepo) //bind value, custom logic may apply bindProperty(&repo.name, self) { (nV: String) -> () in self.repoName <- nV } bindProperty(&repo.star, self) { (nV: Int64) -> () in self.repoStar <- "star: /(nV)" } bindProperty(&repo.fork, self) { (nV: Int64) -> () in self.repoFork <- "fork: /(nV)" } bindProperty(&repo.openIssue, self) { (nV: Int64) -> () in self.repoOpenIssue <- "open issue: /(nV)" } }
FeedItemGitHubRepo作为ViewModel必须由RawModel来初始化,FeedItemGitHubRepo当中的每个property都需要一一对应绑定到RawModel的property当中,bindProperty提供一个handler的闭包回调来添加额外的业务逻辑,可以做property值与类型的转换。这样每次Service Layer改变RawModel的任何property的时候,FeedItemGitHubRepo就能立刻收到事件并改变自身对应property的值,之后configCellWithItem当中的绑定也会被触发,UILabel等控件的值也随之更新。完成一个应用层的数据驱动链路。bindProperty添加的绑定与model本身的生命周期关联即可,因为不存在model被复用的情况。
应用层的数据绑定确立以后,接下来是处理Service Layer的数据逻辑。RawModel的改变都发生在这一层,Application Layer不应该直接处理RawModel,所有的数据处理逻辑都应该通过Service Layer暴露接口来实现。Service Layer的结构如下:
Service Layer的组织方式按照面向接口的方式,ServiceFactory.swift是工厂类提供各种Service的实例。每种Service都有对应的protocol定义其可供Application Layer使用的接口。GitHubServiceImp存放真正的实现。采用面向接口的方式除了和应用层解耦之外,还有另外两个好处:
每个Service除了有Imp实现类之外,还可以定义一个Cache子类。GitHubServiceImp就对应了一个GitHubServiceCache
class GitHubServiceCache: GitHubServiceImp { private var cachedRepos = [String: GitHubRepository]() private var sema_repos = dispatch_semaphore_create(1) }
model的查询会频繁的发生在应用层,如果每次都从db里去获取,disk io带来的性能损耗必然会影响应用层的整体表现。所以对于业务频次高的模块需要建立对应的Model Cache。这个Cache对业务逻辑来说是透明的。比如加载所有repository的接口:
override func loadRepositories() -> [GitHubRepository] { let repos = super.loadRepositories() dispatch_semaphore_wait(sema_repos, DISPATCH_TIME_FOREVER) for repo in repos { cachedRepos[repo.id^] = repo } dispatch_semaphore_signal(sema_repos) return repos }
只要调用super.loadRepositories()就完成Imp当中的业务实现,cache的发生完全独立于业务逻辑。当然我们需要把ServiceFactory当中的实例替换成Cache对应的实例:
let githubService = GitHubServiceCache()
和Model Cache的添加方式类似,我们还可以针对每个Service的接口添加Unit Test。对于GitHubServiceImp来说,我们只需要添加一个GitHubServiceTest子类,再把需要测试的接口override并添加具体的测试逻辑即可。
比如我们想监控上面loadRepositories方法每次执行的时间,可以做如下实现:
class GitHubServiceTest: GitHubServiceCache { override func loadRepositories() -> [GitHubRepository] { var repos: [GitHubRepository]? measure { () -> () in repos = super.loadRepositories() } return repos! } }
同样测试的代码逻辑完全独立于具体的业务逻辑,和Cache的逻辑也没有任何关联。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对每个关键的api都添加对应的Unit Test逻辑。当然ServiceFactory当中的实例也需要做替换:
let githubService = GitHubServiceTest()
所有的这些对Application Layer来说都是不可见,透明的。Application Layer使用的只是protocol当中定义的接口,对于具体是哪个Service的实例并不关心。
如果要做到ViewModel和RawModel之间property的一一绑定,关键的一点是要保证RawModel在Service Layer当中的唯一性。也就是说每个业务场景对应的RawModel在Service Layer只有一个实例对象。这样Application Layer不同的业务模块就能绑定到同一个model实例,model某个property变化的时候,各个业务模块都能收到相同的事件通知和数据。为Service实例添加Model Cache可以很好的保证Unique Model Instance。
如果RawModel没有存在Service Layer,ViewModel和RawModel之间的绑定就不成立,那么应用层需要通过另一种方式来监听数据的改变。
DAL是与database(我们使用sqlite)直接打交道的部分。这一层是数据变化最可靠的源头,因为所有的数据只有持久化到database之后才算真正安全。如果无法建立ViewModel与RawModel的绑定,那么应用层就需要一种方式可以监听database数据的变化。依照CRUD原则,我们可以将这种变化定义为table row的增删改查,每一种row数据的变化都会触发一种对应事件。所以我们只需要定义一种数据结构同时描述table name和row change event即可。
DAL工程结构如下:
DataEvent当中定义我们上面所说的数据变化,看下具体代码:
let _Event = EventSource.sharedInstance class DataEvent<T>: NSObject { var insert = EventReference<T>() var delete = EventReference<T>() var update = EventReference<T>() var refresh = EventReference<T>() } class EventSource: ObservableEx { static var sharedInstance = EventSource() var githubEvent = DataEvent<GitHubRepository>() }
每个table对应一个DataEvent实例,每个DataEvent实例包含row change的事件,insert,delete,update对应增删改,refresh是出现大量数据更新,通知应用层直接刷新整个界面的事件。
所以当我们从GitHub Server拉取到新的Repository的时候只需要对应触发insert事件,比如我们在DAL层保存新的Repository逻辑如下:
func saveRepo(repo: GitHubRepository) { do { if getRepo(repo.id~) != nil { try db.run(tableRepo.filter(repo_id == repo.id~).update( repo_name <- repo.name~, repo_star <- repo.star~, repo_fork <- repo.fork~, repo_openIssue <- repo.openIssue~ )) _Event.githubEvent.update.notify(repo) } else { try db.run(tableRepo.insert( repo_id <- repo.id~, repo_name <- repo.name~, repo_star <- repo.star~, repo_fork <- repo.fork~, repo_openIssue <- repo.openIssue~ )) _Event.githubEvent.insert.notify(repo) } } catch { log("saveRepo err") } }
保存的时候会触发insert或者update事件。
应用层如果要监听新的插入数据,只需要注册绑定:
_Event.register(self, event: _Event.githubEvent.insert) { (repo: GitHubRepository) -> () in let repoItem = FeedItemGitHubRepo(repo: repo) let dataHandler = self.weakContext!.dataHandler as! FeedStreamDH dataHandler.insertNewFeedItem(repoItem) }
这样所有数据的变化都可以被应用层监听到。
这里DataEvent虽然对应用层可见,但这种model和事件的跨层是可以接受的,这种方式可以省去通过Service层中转的麻烦,而且DataEvent并不包含具体的业务逻辑,只描述数据最基础的变化,不会有业务依赖耦合带来的问题。
到这里可以看出Application Layer被驱动的方式有两种:
一般场景下我们使用第二种数据驱动方式,在对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景我们也可以使用第一种property binding的方式。
经过上面更细节的讨论后,我们总结下新的结构图:
更多的细节请查看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