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乱象,印迹
本文链接软件开发的硬约束
在超市结帐的时候,收银员都会给我们打一张小票。有时候同样的商品我们会买两三件,打印在小票上面,有时候只有1行记录,数量是3,但也有时候有3行记录,数量都是1。这个现象很有意思,也引起了我的兴趣。据我观察,后一种情况明显更多。分明是前一种做法更节省纸张,为什么更少采用呢?
我曾经设想,是因为收银的机器性能太差,内存很少,只能维护简单的数组结构,不能维护集合,也不能每添加一样商品就去重新扫描一次数组做修改。但是继续观察就会发现,这个说法站不住脚——现代的收银机性能足够很好了,甚至手机的性能都在突飞猛进。那么这么做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就在我百思不得其解之际,一个偶然的机会解开了我的疑惑。
当时,我们要开发一套收货管理系统。为了节省纸张,也为了追求程序的美感,我直接选择了“单行多件记录”的做法,因为硬件的性能是绰绰有余的。程序开发完成之后,测试完全没有问题,一切非常顺利。但是实际应用之后,仓库的同事却对这个特性非常不满意,强烈要求每一行只对应一件货物,多件同样货物就应当有多条记录。“好嘛,正好有机会看看原因何在了”。
到实地一看我才明白,多件商品归到一行记录有什么问题。首先,大家已经习惯了拿一件货扫描一次,对应的清单上就需要打印一行记录,才确认已经扫描完成。当然,我们可以说,如果用别的方式提示,比如屏幕闪动,或者扬声器发声,也能起到确认提示的作用。但是,扫描生成的清单,还会被下一道工序的员工使用。当他对着清单处理货物时,他当然希望每点一件货,就直接从清单上划掉一行;如果这一行对应着超过一件商品,他就只能在旁边写“正”字来计数,效率自然大大降低。
这点发现对我的触动很大。大概因为我长期以来做的都是“纯”软件产品,所以虽然也有边界的划分,责任的区隔,架构的设计,但这些都是“软”的。一项功能、一种责任放在这里还是那里,固然有架构的考虑,但如果实在要修改,通常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比如消息传递,既可以用“推”也可以用“拉”,往往没有“硬”的约束。但是,现实世界里的很多问题就不是这样简单了。限于设备和场景,某些时侯只能“拉”不能“推”。如果真的遇到了“硬”的限制,如果我们只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即便程序写得再好,架构再漂亮,都没法真正解决问题。
不要以为只有软件受到环境的“硬”约束的情况,有时候,环境也会受到软件的“硬”约束。如果你留意过产品的说明书,往往会发现很多产品提供的都是多语言说明书,本来不需要太多的篇幅,每种语言都需要对应一份,说明书的成本就高了很多。而实际上,产品的目的市场(目的语言)几乎是确定的,那为什么还需要浪费成本去做多语言说明书呢?
直到在工厂实地参观了生产线,我才真正明白原因在哪:软件是可以自由分隔、自由组合的,生产线却做不到。依照现实情况,大多数加工厂的所用生产管理系统只能支持“单一原料表、单一工序,生产单一产品”。如果销往不同目的市场的产品,本体相同,只有说明书不同,生产管理系统是不能把包装环节独立出来,塞到各个相同的生产流程中,实现“本体生产工艺相同,包装所用说明书不同”的目的的。如果不用多语言说明书,只能为不同的市场配备不同的生产流程(硬拷贝),这样其中某个工艺需要变化,则所有的生产流程都需要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代价太高。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干脆多花点成本,把唯一的变量——说明书——印成多语言的,一了百了的好。
本来这类问题很简单,我之所以要花这么大篇幅来谈,是因为我发现,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软件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越来越多地会受到现实的“硬”约束。很多时候,决定软件价值的不再是高深的技术,复杂的架构,而是能不能融洽地与现实相处。相应的,身为软件开发人员,我们不能延续纯软件那种“改来改去”的随意,而需要反复问自己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究竟会受到什么限制,然后提出直指问题核心的解决方案。在这方面,我也遇到过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
在快递包裹的收货工位,收货员需要做的是称量包裹的重量,并扫描上面的条码。电子秤和扫描枪都已经连接到电脑,正常流程下光标会自动移动,不需要人工敢于。但有时出现异常情况,还是需要取消、回退、确认等操作。按照常见的解决思路,一个键盘或者至少小键盘是必须的。结果不但多配了一台设备,操作员还需要转移双手操作多个设备。后来我所在团队的成员给了个很巧妙的解决方案:把常见的取消、回退、确认等操作约定为一段操作码,以条码打印出来贴在操作台上,操作员手不用离开扫描枪,就可以完成所有工作:扫这个条码,是取消;扫那个条码,是回退;扫另外一个条码,就是确认……
我必须承认虽然我之前也做了很多年软件开发,解决过不少问题,但面对这个问题,我想到的方案都离不开键盘。直到见到这个方案的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软件还可以这么做!
那么,软件以后都可以这么做了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