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星期写 Retrofit 写吐之后…
我问大队长能不能换个其他什么东西写,大队长就说了个单词 ButterKnife,这个我知道,是黄油刀的意思,然后看到是减轻工作量的框架我就开心了,还在为 findViewById() 烦恼吗?
ButterKnife 是一个 Android 系统的 View 注入框架,能够通过『注解』的方式来绑定 View 的属性或方法。
比如使用它能够减少 findViewById() 的书写,使代码更为简洁明了,同时不消耗额外的性能。
当然这样也有个缺点,就是可读性会差一些,好在 ButterKnife 比较简单,学习难度也不大。
这里以 Android Studio Gradle 为例,为项目添加 ButterKnife,注意两个步骤都要完成:
dependencies { classpath 'com.neenbedankt.gradle.plugins:android-apt:1.8' }
applyplugin: 'com.neenbedankt.android-apt' dependencies { compile 'com.jakewharton:butterknife:8.0.1' apt 'com.jakewharton:butterknife-compiler:8.0.1' }
这里顺便提一个名为 Android Butterknife Zelezny 的插件,可在 Settings – plugins 中下载,提供一键生成注解的功能,这里不多赘述,可以看以下文章:
ButterKnife 注解框架的偷懒插件
ButterKnife 的使用是比较简单的,具体的使用可以参考官方文档或者搜索其他博文资料,在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它的用途:
我们看到呢,它好像消除了一堆东西,其实就是简化的意思啦。
class Example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 // 声明注解 @BindView(R.id.title) TextViewtitle; @BindView(R.id.subtitle) TextViewsubtitle; @BindView(R.id.footer) TextViewfooter; @Overridepublic void onCreate(Bundle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simple_activity); // 进行绑定 ButterKnife.bind(this); // TODO Use fields... } }
先仔细看前面三个 @BindView,机智的同学一眼就能明白了。
其次,是在 onCreate 方法中的,ButterKnife.bind(this),它其实相当于以下代码:
public void bind(ExampleActivityactivity) { activity.subtitle = (android.widget.TextView) activity.findViewById(2130968578); activity.footer = (android.widget.TextView) activity.findViewById(2130968579); activity.title = (android.widget.TextView) activity.findViewById(2130968577); }
可以看到 .bind 方法的内容,其实就是我们平时写的 findViewById,它只是自己帮我们完成了这些代码的输入。
所以开头说 ButterKnife 并不消耗额外的性能,因为这跟我们自己写是一样的嘛。
总的来说,ButterKnife 有以下使用:
具体的使用,参照文档吧!
Butter Knife
注解处理器,在 Java5 中叫 APT,有没有很眼熟:
dependencies { classpath 'com.neenbedankt.gradle.plugins:android-apt:1.8' } // 引入 ButterKnifeProcessor 等 apt 'com.jakewharton:butterknife-compiler:8.0.1'
这是一个用于编译时扫描和解析 Java 注解的工具,通过它我们可以自己定义注解,并定义解析器来处理它们。它的原理是读入 Java 源代码,解析注解,然后生成新的 Java 代码,新生成的代码最后被编译成 Java 字节码。
当然这里我们不是要深究 APT 的原理,而是要知道在 ButterKnife 中运用到了这个工具。
这里以一个栗子来一步步观察,ButterKnife 的工作流程。
在此之前看一眼 @BindView 注解的定义:
@Retention(CLASS) @Target(FIELD) public @interface BindView { /** View ID to which the field will be bound. */ @IdResint value(); }
重点在于 @Retention(CLASS),它表示该注解在编译时被保留,但在运行时 JVM 会忽略它。因此使用 ButterKnife 的注解,不会对运行时的性能造成消耗。
首先我们使用注解来声明我们的一个 View:
@BindView(R.id.text1) TextViewtext1;
于是在我们编译的时候,ButterKnifeProcessor 类的 process() 方法便会执行,搜索到所有的 ButterKnife 注解(@BindView),然后生成一个 Java 类。
我们在 app/build/generated/source/apt/ 中找到生成的 MainActivity$$ViewBinder 文件,该类中包含了一个 bind 方法:
public Unbinderbind(final Finderfinder, final T target, Object source) { InnerUnbinderunbinder = createUnbinder(target); Viewview; view = finder.findRequiredView(source, 2131492944, "field 'text1'"); target.text1 = finder.castView(view, 2131492944, "field 'text1'"); return unbinder; }
到这里就越来越像我们手写 findViewById() 了。
最后当我们执行 ButterKnife.bind(this) 时,ButterKnife 会加载上面生成的类,然后调用其 bind 方法。
至此,我们就完成了一次 ButterKnife 的工作流程。
实际上我们发现,ButterKnife 的原理还是相对简单的,因为其主要难点在于 APT 的使用,那属于其他方面的内容,在此我们并不深究。
在这个框架中我们看到了『反射』和『Annotation Processing』间的取舍,ButterKnife 使用了后者,避免了额外性能的消耗。
最新ButterKnife框架原理
Java Annotation 及几个常用开源项目注解原理简析
【Android】ButterKnife 简单原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