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IBM 企业架构实施方法论的第一部分中,我们阐述了为什么需要企业架构建模工具,以及 IBM Rational System Architect(以下称为 SA)作为建模工具的特点和价值。作为本系列的第二部分介绍使用 SA 作为建模工具来支持企业架构项目的具体步骤。
准备开始实施一个企业架构项目,并确定使用 SA 作为建模工具。我们首先需要和企业架构师及最终用户确定 SA 所支持的架构范围和使用场景清单。
假设我们正在准备开展一个银行的企业架构项目,其中包括梳理某一个业务部门的业务模型。我们的架构管理范围就包括指定业务部门责任范围内的信息流程、业务功能和业务关系。明确架构范围时,一定要明确负责提供架构数据的职能部门,以便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接着需要明确参与架构梳理的人员,确定参与者是否为 SA 最终用户。收集最终用户的使用需求,对最终用户划分角色、确定各角色的使用的场景,最后整理出用户使用场景清单,并且与管理者确认。
如图 1 所示,梳理某业务部门的业务模型中,SA 的基本使用场景。
在上一个步骤中我们明确了本项目的架构范围,在本步骤中我们需要对架构范围内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归纳,定制元模型。
首先分析架构范围内已有的架构成果,建模成果的格式可能是多样的,如 Word 格式的说明、Excel 格式的报表、Visio 格式的流程图等。我们只将可结构化的建模成果纳入分析和管理范围,对内容进行分类和概括,整理明确架构原则,从而绘制出元模型设计图。
在元模型设计图中会详细地定义各模型对象和模型对象之间的关联。我们将模型对象归纳为 SA 中的三种对象:图、符号和定义,三种对象紧密关联。
如图 2 所示,在梳理某业务部门的业务模型的例子中,我们将业务部门负责管理的流程,分为 5 个层次。其中一级流程、二级流程等都是定义类型。一级流程描述一个业务流程包含所有阶段,二级流程描述一个阶段包含的所有活动,三级流程描述一个活动包含的所有的任务,四级流程描述一个任务包含的步骤,五级流程对应的是操作。(此划分仅为示例)一级流程至五级流程都是业务流程的子类,继承业务流程的共有属性,同时也可以具备自身的特有属性。
实现元模型指在 SA 中配置 SA 工具所需存储的数据对象、属性和关联关系。此过程通常由产品专家通过编写模型配置文件来实现,即 USRPROPS.TXT。如图 3 所示,定义了两种定义:一级流程、二级流程。两种定义都包含多个属性,一级流程与二级流程之间为父子关系。
完成编写,将配置文件(USRPROPS.txt)导入 SA 百科全书库中,使元模型生效。如图 4 示例,元模型生效后一级流程、二级流程等对象已经对应在 SA 中创建为 SA 定义,并且实现了层次关系。用户可以通过一级流程往下追溯到它所关联的二级流程。双击打开一个定义实例,可以看到它所包含的属性。
实现元模型后,为最终用户创建验证典型场景所使用的 SA 百科全书库,并且对最终用户进行使用培训,组织用户对使用场景进行验证。此过程可以使用一些测试数据,对列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测试和验证,并对元模型进行调整和修正。
待最终用户熟悉和了解各个环节的操作过程,并确认元模型无误,按照角色分类编写使用手册。
对于模型资产的梳理和录入会需要大量的工作量,SA 支持 CSV、XML、Visio 和一些企业架构标准模型的导入。SA 也提供 VB 接口,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 macro 帮助客户快速准确的录入信息。
如图 5 所示,SA 支持多种 I/O 接口。
为了让架构师和其他参与架构梳理的人员及时了解工作进展,可以将 SA 中架构资产内容发布到网站。这种查看数据的方式,不要求用户安装 SA 客户端,直接通过 web 浏览器访问指定的网站,因此更轻便灵活。同时也可以根据访问者的需要网站定制发布的数据内容和格式,相对于通过 SA 客户端访问资产库的方式更有针对性。
不过发布网站上的内容并非 SA 资产库中的实时数据,而是发布时间点从资产库中提取和生成的静态网页。我们通常会制订一个发布时间点和周期,由管理员定时发布和更新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