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ghtScale于2016年1月进行了有关云计算使用情况的第五次年度调查,本次调查特别关注了 最新的DevOps趋势 。从总体趋势来看,对DevOps的接受度正在增长,尤其是大企业中,Docker和各种工具的使用率呈现出强有力的增长态势。
本次调查是目前为止针对云环境中DevOps所做的最大规模调查,受访者包含大量真实用户以及配置管理和容器工具的用户。他们的回应为目前的DevOps状态提供了一种有益视角。
调查询问了1,060位IT专业人员对DevOps工具的接受和使用情况。42%的受访者就职于员工总数超过1000人的大型企业。本次调查的误差幅度为3.07%。
我们将通过本文介绍此次调查中的一些重要新发现。
自从上一次云计算状态调查之后,12个月来我们发现DevOps的接受度有了显著提高。74%的受访者已经接受了DevOps,而去年这一比例为66%。
2016年,81%的大企业开始接受DevOps,中小企业的接受度仅为70%。
大企业正在自下而上接受DevOps,其中业务单位或部门(31%)以及项目和团队(29%)最有可能接受DevOps。只有21%的大企业具备在整个公司范围内接受DevOps的倡议。
2016年,DevOps工具的用量大幅激增。Chef和Puppet依然是最常用的DevOps工具,使用率均为32%(2015年时,Chef使用率为28%,Puppet为24%)。Docker是年增长率最快的工具,用量增长一倍以上(从13%增至27%)。Ansible的用量也有显著增加,使用率从10%翻倍至20%。
不到半数(43%)的公司在使用诸如Chef、Puppet、Ansible或Salt等配置工具。然而使用配置工具的公司更有可能同时使用多个工具。25%的受访者使用两种或更多配置工具,只使用一种工具的比例为18%。
Chef和Puppet是最常用的组合:使用Chef的组织中有67%同时也使用Puppet,类似的,使用Puppet的组织中也有67%同时使用了Chef。
Docker并没有取代配置工具,而是被作为这些工具的补充。绝大部分Docker用户(80%)同时还使用了至少一种配置工具。Chef用户有45%同时也使用了Docker,Puppet用户则有43%使用了Docker。
对Docker的接受已远远超出实验阶段。更出乎意料的也许是有很多大企业不仅通过Docker部署工作负载,其中甚至有29%已经开始通过容器运行工作负载(开发用途仅为8%,生产负载占21%)。只有少数大企业(8%)不打算使用Docker。
RightScale按照不同群体对受访者进行了分类,发现Docker的使用群体主要为技术公司(32%)、大企业(29%),以及开发者(28%)。目前欧洲的Docker使用率最高(34%),亚洲打算使用Docker的受访者比例最大(25%已在使用,42%计划使用)。
容器目前主要部署于虚拟机(29%),而非裸机环境(12%)。但是对于直接在裸机中部署容器的关注度激增,24%的受访者称有计划未来进行此类部署。
对于使用过容器的受访者,最大的挑战是安全性(29%)、技术成熟度(29%),以及容器使用经验的缺乏(25%)。对于目前尚未使用容器的受访者,缺乏经验是目前最大的挑战(39%)。
2016年,容器方面最主要的倡议为提供更多教育(62%),以及在开发/测试场景中使用容器进行更多实验(44%),接着是生产环境中的使用(28%)以及在开发/测试环境中扩大容器的使用范围(28%)。
从2016云计算状态调查报告中可以知道,用户对DevOps的兴趣正在提升,同时对Docker的接受也呈现出野火燎原般的发展趋势。与以往的很多技术变迁不同,当时大企业的接受速度更为缓慢,但对于Docker的接受大企业反而走在最前端,速度远远超过小型组织。
Chef和Puppet依然是最常用的DevOps工具,紧随其后的还有Docker,但只要宣称即将使用Docker的大量组织能够落实自己的计划,Docker很快就会获得更高使用率。采用Docker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其他DevOps工具。调查显示,很多组织并未采取“多选一”的做法,而是同时使用多个配置工具,大部分Docker用户同时还使用了至少另一种配置工具。
很多Docker技术的观察家也预测说,如果用户开始使用裸机Docker,虚拟化技术供应商将面临不小的风险。虽然这个预测尚未成真,但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Docker用户打算以后抛弃虚拟机层。
尽管全球用户都对Docker表示出兴趣,但在使用率方面,欧洲目前已经超过了北美,亚洲的使用率也在激增。随着用户关注度的持续增长,很多企业受制于压力必须开始接受Docker。实际上很多公司自己就认为相关经验的缺乏是目前最大的挑战之一,因此提高教育水平和经验,已经成为容器技术在2016年最重要的倡议。
感谢陈兴璐对本文的审校。
给InfoQ中文站投稿或者参与内容翻译工作,请邮件至editors@cn.infoq.com。也欢迎大家通过新浪微博(@InfoQ,@丁晓昀),微信(微信号: InfoQChina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