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认证授权,作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微服务/平台化的背景下,迎来了新的挑战。庞杂的业务应用 vs 精深的中台服务,在权限模型上有何异同?又该如何分而治之,且自洽呢?在链家网向贝壳找房平台化的进程中,我们分别生产了”面向服务“和”面向用户“两套权限服务,试图打造一个立体的权限系统。
听了很多场Kubernetes的分享,深感大家贴近时代的潮流。今晚我抛砖引玉,来聊聊plain boring的权限系统,看看能不能唤醒大家那些good old days:)
贝壳找房是基于原有链家网的技术能力,新推出的房产平台服务。我们作为贝壳找房的基础技术团队,为业务系统提供了多个服务,比如用户中心,存储服务,图片服务,400号码服务等等。在对接各业务系统过程中,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我们期望有这么一套系统,它能提供了统一的身份标识,进而提供可靠的认证机制,进而提供自助的权限管理。我们可以把密钥管理,接口签名,权限分发等等一系列问题抛之脑后,专注于自身服务。
刚好,我们当时使用着AWS的基础服务,有一定的AWS IAM使用经验。IAM的模型,十分契合我们的想法(或者说,我们已经被先入为主了)。但遗憾的是,IAM作为云服务的基础设施,是不对外提供服务的。
上图是AWS IAM一个简单的系统分解。对于不熟悉IAM的同学,可前往 https://docs.aws.amazon.com/zh ... .html 自行了解。
一开始,我们是强烈避免重复造轮子的,我们将目光转向了OpenStack的keystone,尝试二次开发。但经过短暂的调研后发现,keystone是一个传统的RBAC权限模型;每个服务维护着自己的policy.json,配置无法产品化;维护Token,给无状态的服务带来了负担。我们考虑到适配和理解层面上的阻抗,加之一定无法合并到上游的命运,无奈下放弃了这个方案。在没有合适的候选方案下,我们做了心理建设,开始了自研的工作。
自研IAM比较好的情况是,在AWS IAM,阿里云RAM,腾讯云CAM等体系教育下,整个客户端的行为已经十分明确,服务端的业务行为基本能被倒推出来。唯一无从知晓的,是服务端的架构方式。
理想情况下,我认为性能最优的一个方案是:所有服务以一种语言实现,IAM的功能作为SDK的方式集成在服务之中,SDK依赖弹性伸缩的数据服务,辅以上层负载均衡依照AK将请求路由到不同的分区,以期保证性能的同时,达到更高的灵活度。
然而,我们根据我司的现实情况,做了一些不一样的决策:
由于我司开发语言以Java和PHP为首,我们需要以接口的形式提供多语言的支持。
由于我们无法把控服务实现的质量,我们决定:服务无法拿到使用方的Secrect Key。这会导致认证和授权的捆绑,势必不是最优解,但是我们能确保安全。
考虑到请求到服务,服务转到IAM做鉴权的场景,我们认为跨服务的鉴权也是不合理的,故对鉴权请求也做了AK/SK加密:只有服务对应的IAM主体才能操作对应服务资源,实现了自举。
最终的流程图:
我们选择了Golang来实现IAM。服务到IAM的请求使用的是gRPC,通过grpc-gateway添加了HTTP接口的支持,方便测试。
由于Policy天生的复杂度,我们在落地MySQL的同时,按用户和服务为最小粒度,以protobuf的形式全量保存在Redis,然后拉取到BigCache做内存缓存。最终在m3.2xlarge的机器上,QPS可达到 1W+,Latency控制在2ms之内。由于避免了额外IO,再加之每个请求2次加解密的需求,和Resource基于字符串的匹配,导致CPU成为瓶颈。
由于考虑到了后续可能会开源,我们对RMDB,集中缓存,事件通知等外部依赖都使用了interface,做成了可插拔的组件。(如果群里有专利方面的大拿,还请不吝赐教,能否开源)
提个用户体验的小case,大家知道,由于权限系统会大量使用缓存,时效性一般不做严格保证。我们服务的内存级缓存,最初设置成了5分钟。在用户使用时,这5分钟的缓存,也造成了很大的干扰。我们发现,用户改完后,都会亲自测试下;等5分钟后再试,使用体验是反人类的。所以,我们认为对于权限系统来说,时效性应该是秒级。我们加上基于Redis的事件通知机制后,基于控制台的使用体验一下子就好转了。
在服务端接入的时候,造成很大困扰的是,IAM对Body的加签设定。大家知道,基本上所有语言,HTTP Request Body都是流式设计,这意味着服务在做验签之前,要消费掉body,同时feed到sha256等hash算法内。这样的话,业务逻辑和验签逻辑交织在一起,造成了耦合。我们萌发了自己定义加签规范的念头,将这个需求拆解成两步:带body的请求带content-md5头,IAM验证头信息,服务可选验证content-md5. 这就演化成了我们统一API签名的项目,具体就不展开了。
当服务方接入IAM,常常需要一个思路上的转化:服务方自己其实不是资源的拥有者!在IAM体系中,资源的拥有者是首次申请资源的根帐号,根帐号再将权限切割出来分配给子用户。服务方仅提供服务能力,在控制台内不能对资源做任何管控,管控是由业务方自主完成的!
可以说,IAM很好的达到了我们对它的预期。但对服务来说,天生多租户/平台化的要求,导致了IAM推广落地的难度,我们急需一个落地媒介,这就是服务目录。
服务目录作为链家网基础服务部孵化的内部项目,类似云服务WebConsole的统一入口,旨在降低沟通成本,提高使用体验。
服务目录提供了一个基于React的前端框架,和一个基于NodeJS的大前端,内嵌了多个服务面板。
每个服务面板可自行打包,独立内嵌,互不干扰。
服务目录以IAM系统做身份认证,提供了统一的应用到服务间签名SDK,以及服务端到IAM间SDK。
由于服务目录有代理用户操作的需求,我们给服务目录的NodeJS大前端颁发了一个Super AK,由此AK发起的请求完全受信,做到了和IAM服务的打通。
我们期待服务目录能够盘活整个中台服务体系,乃至有需求的业务应用,使服务逐步平台化,产品化。
上图是我们预期的整体架构。业务层负责对接具体的业务,其他所有层为其赋能;服务层提供业务无关的通用能力,但不直接参与到具体的业务实现;基础设施层提供稳定可靠的存储/计算等能力。业务到服务间通过IAM授权,用户通过服务目录管理资源。所有层都具有监控报警等基础能力。
聊完业务和服务之间的权限管控,我们来聊聊用户和业务之间的权限管理。
大家可能认为,这不是集成个Shiro生成几张数据库表的事儿吗?诚然,这样的确能满足需求。
但是,当业务扩大到成百上千个,每个业务都去做权限系统的CRUD及其对应的后台页面时,这就产生了巨大的浪费。如果再加上审批审计,批量导入导出,业务层控件开发等等一系列功能呢?再加上PM/运营人员的学习使用成本呢?
所以,统一的业务层用户权限体系仍然是有很大价值的。但如何做到能够灵活地支持多个业务方?在业务方有需求的时候,能快速的响应,或者指导业务方自身完成,对我们来说,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很有趣的是,在刚刚做完IAM主体开发后,我们立马拿到了一个新的项目:重构用户中心权限服务。
我想每个互联网公司都有一套自己的用户中心,链家网的用户中心是由用户信息,单点登陆,及权限系统三部分组成。权限系统发源于B端业务,初期很好地满足了业务需求,但随着业务的发展,新功能的添加,慢慢凸显出一些矛盾:
稍微铺垫一下,跟IAM系统截然相反,用户权限系统,是基于RBAC权限模型。
之前的同学在权限点的维度上,创造性地附加了“约束”的概念。“约束”是一个KV的结构,描述了权限点(功能权限)对应的数据范围。
使用方式为:业务接入方,在用户登陆后,向我们拉取权限信息,缓存在本地;之后所有的操作,即可通过角色信息,权限点列表,和权限对应的数据约束,解释出yes or no的结果。
所以,分析下来,“用户权限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垂直领域的,支持多租户的CMS系统。
在用户权限系统中,约束是权限点的扩展,那角色的扩展呢?用户的扩展呢?
于是,我们新加入了几个扩展点,方便业务各个维度的自定义需求:
在这里,我想着重提一下”类型“,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设计:它保证了底层数据的独立性,稳定性;在上层以控件形态,指导自然人使用;对应用提供了meta信息,指导SDK解释含义。它将一个个无含义的KV,填充了血肉,贴近了业务。
上图是我们用户权限系统的简单架构图。
我们把它实现成了一个DB级别隔离的多租户系统,一个CQRS(读写模型分离)的系统,一个业务端 Multi-Schema的系统。
如上图,后台Luke使用的技术栈是NodeJS (TypeScript) / GraphQL (Apollo + Dataloader) / MongoDB (Mongoose);服务目录的控制台LukePanel的技术栈是ES6 / React / Apollo Client / AntDesign; Luke和LukePanel通过项目Chawbacca公用前后台验证逻辑;前台Leia因为要支持Dubbo,选择了Spring,提供了WebFlux API 和 Dubbo Facade,通过SpEL做权限的实时计算。
从技术选型上可以看出,我们推崇合适的工具做合适的事情。TypeScript和GraphQL都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通过Schema Stitch和JSON scalar,我们透明处理了DB隔离和MultiSchema,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确保了工程进度。
谈到权限的实时生效,我们可以改进之前的定时跑批,做到基于事件流的实时处理。然而,考虑到“潜在用户刷新量大”和“刷新需加锁串行执行”的问题,为保证时效性,我们并没有选择这种方案,而是选择了“首次访问时做实时计算“的实现方式,这样可以筛选出真实用户,事件处理只需要”无脑“清缓存即可,而代价仅是计算支持一定的并发,且延迟不能太大。
比较好玩的是,所有权限系统,第一件客户始终是自己,通过自举,给自己赋能,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儿。
今晚讲了两个权限体系,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在实现的过程中,我们收获很多乐趣,我们也希望能把这两个系统真正落地下来,产生应有的价值。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Q:请问链家这个业务和服务之间的权限管控,和Kubernetes中的RBAC实现有什么区别呢?
A:Sorry,对Kubernetes的RBAC模式不熟悉,但是我想都是基于同一个权限模型,不会有太大差距。RBAC有RBAC1,2,3,4多个粒度,都是基于最基本的角色/权限的扩充。我刚刚看了下文档,看到了支持用户组Group,resourceNames支持到了Row Based粒度,从功能上应该算完备了吧。
Q:为什么选择Golang作为后端的实现呢?有遇到什么印象深刻的“坑”吗?
A:因为我们team主推的语言是Go:)由于Golang,gRPC,Protobuf都是Google主推的项目,集成的体验还是相当愉悦的。
我们实现的时候,遵循了社区的建议,Library over Framework(比如orm选择了sqlx),没有遇到太多的坑。
有几个小坑可以分享下:
HTTP Content-Length / Host等Header实际上不在Headers对象里,而是作为了request的基础属性,在我们实现签名的时候被坑了一把。
HMac的Hashlib不支持Reset,我们无法放到sync.Pool中。因为加解密重度依赖此模块,我们不得以用type alias + internal包路径hack了一把。
最后还有说好的dep要进官方,结果被Russ的vgo横插了一把,感觉很怨念,又要切工具了。
以上内容根据2018年5月3日晚微信群分享内容整理。 分享人 尹吉峰,链家网基础架构部研发工程师,开源爱好者/参与者,酷爱原型搭建,现负责基础权限服务 。DockOne每周都会组织定向的技术分享,欢迎感兴趣的同学加微信:liyingjiesa,进群参与,您有想听的话题或者想分享的话题都可以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