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Redis,就不得不说下NoSQL(Not Only SQL), 具体细节建议直接百度查看 。
Redis是一个开源的使用ANSI C语言编写、 支持网络、可基于内存亦可持久化的日志型、Key-Value数据库 ,并提供多种语言的API。这句话摘抄自百度,已经充分的介绍了Redis,那么Redis主要用来做一些什么呢?在以后我们会有适当的介绍。
在macOS下面安装Redis,我们需要以下几步:
首先我们在浏览器中打开官网并下载Redis,拿到Redis的压缩包后,我们直接在访达中打开路径 /usr/local
。
我个人喜欢将版本号中的·换成下划线_。所以我创建了 redis_4_0_10
文件夹来存放Redis安装压缩包里面所有内容。
先进行编译测试,终端中切换到Redis目录,然后执行命令 sudo make test
。我这一步出现了一些报错信息主体信息是: (file "tests/helpers/bg_complex_data.tcl" line 10)] [lindex $argv 3]"
,具体的信息就不贴了,毕竟体量太大。百度了一下,大家说这个报错没有影响(本人10.13.5黑苹果)。
接着开始安装,在终端输入命令 sudo make install
,一般来说这里会安装成功。如果安装失败请对应错误信息Google。
在redis目录下建立bin,etc,db三个目录。
//使用这几个命令的前提是你还在这个安装目录中,否则你需要再次切换到这个redis目录 mkdir bin mkdir etc mkdir db
把/usr/local/redis/src目录下的mkreleasehdr.sh,redis-benchmark, redis-check-rdb, redis-cli, redis-server拷贝到bin目录。拷贝 redis.conf 到 /usr/local/redis_4_0_10/etc下。
修改redis.conf如下:
#修改为守护模式 daemonize yes #设置进程锁文件 pidfile /usr/local/redis_4_0_10/redis.pid #端口 port 6379 #客户端超时时间 timeout 300 #日志级别 loglevel debug #日志文件位置 logfile /usr/local/redis_4_0_10/log/log-redis.log #设置数据库的数量,默认数据库为0,可以使用SELECT <dbid>命令在连接上指定数据库id databases 16 ##指定在多长时间内,有多少次更新操作,就将数据同步到数据文件,可以多个条件配合 #save <seconds> <changes> #Redis默认配置文件中提供了三个条件: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指定存储至本地数据库时是否压缩数据,默认为yes,Redis采用LZF压缩,如果为了节省CPU时间, #可以关闭该#选项,但会导致数据库文件变的巨大 rdbcompression yes #指定本地数据库文件名 dbfilename dump.rdb #指定本地数据库路径 dir /usr/local/redis_4_0_10/db/ #指定是否在每次更新操作后进行日志记录,Redis在默认情况下是异步的把数据写入磁盘,如果不开启,可能 #会在断电时导致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丢失。因为 redis本身同步数据文件是按上面save条件来同步的,所以有 #的数据会在一段时间内只存在于内存中 appendonly no #指定更新日志条件,共有3个可选值: #no:表示等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缓存同步到磁盘(快) #always:表示每次更新操作后手动调用fsync()将数据写到磁盘(慢,安全) #everysec:表示每秒同步一次(折衷,默认值) appendfsync everysec
这个配置文件也是网上找的。-_-!
接着我们使用这个配置来启动redis。
这里我写了个脚本来运行,免得每次都要输入命令。
#先切换到我们的redis目录,再使用配置文件启动redis cd /usr/local/redis_4_0_10 ./bin/redis-server etc/redis.conf
这样我们完成了基本的redis安装和配置。 剩下的redis命令适当百度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