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再谈谈测试职业发展

再谈谈测试职业发展

有这么个普遍现象

测试招聘者,特别是一、二线互联网公司的招聘者最苦恼的事儿就是招人。想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难于上青天,每天各种撒网,简历看几百份,面大几十人,能捞到一个中意的小伙伴就谢天谢地了。但同时很多测试小伙伴发现找工作很难,特别是进大一点的厂,他们特别挑:代码要会写,要有软件架构能力,问一大坨平时根本用不到的技术问题,还挑经验,挑沟通能力,挑这挑那,有时候还特么挑学历、挑年龄。。。供求总难以匹配起来,造成了双方都很痛苦。

Why?

能力要求不匹配是最核心的问题。软件、互联网近 20 年来飞速成长,其实也经历了很多阶段。行业软件兴盛阶段和外包兴盛阶段(2000-2010 年)行业进入了大量的测试人员,当时最主流的测试实践是:重心放在系统验收阶段。测试人员的主要工作基本都投入在了基于业务的黑盒测试上,对代码能力、系统理解的能力要求不多。2010 年后,互联网行业的真正兴起让国内软件开发模式开始缓慢调头,快速迭代的模式逐步兴起,开发周期越来越短,迭代越来越快,但系统越来越越庞大、复杂。原来的测试工作模式和工作范围越来越无法满足要求了。但大量从业人员技能范围转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行业是有巨大惯性的。 从宏观上看大量 QA 技能转变跟不上需求转变是造成市场供求不匹配的主要原因

So What?

三个观点:1. 只做手工测试,不懂系统实现的测试工程师的职业发展会越来越受限。2. 能够转型成适应市场需求的同学将在近几年的时间获得超额回报(因为市场供不应求,企业不得不抬高价格来寻找这样的人)。3. 对于个体来说,自我成长永远最重要 ,自己永远要对自己的发展负责,别依赖外部环境,自己想办法变成市场的香饽饽才靠谱。

到底什么样的人抢手?

按照我一点理解讲一讲什么样子的人会抢手吧,限于篇幅会偏重技术角度来讲。个人之见,欢迎讨论和拍砖。

  • 测试的底子-项目经验 有比较复杂系统的测试实战经验,你就超过了 50%以上的应聘者。什么叫做比较复杂系统呢?投入 50 人年开发出来的系统就可以称作一个复杂系统了。因此,复杂系统并不是很罕见。但是,如果你只接触一个简单的模块,甚至只是测试一个稳定模块的维护性开发,而不是通盘理解,不能说是测试过复杂系统。有从头到尾接触一个完整项目的经历很宝贵。

  • 测试的底子-基础知识 对照三本书:《ISTQB 基础教程》 《高级软件测试设计》 《高级软件测试管理》(后两本是 ISTQB 的高级认证教程)。这里边的内容你都能熟练应用(真的是熟练应用,而不只是有概念),你就能超过 80%以上的应聘者了。面试过数百人,我经常会问几个问题:如果测试时间不够,你会怎么办?如果让你去测试一个你完全不熟悉的系统,你会怎么办?你平时会使用那些测试设计方法?看似很稀松平常的问题,非常考验人。因为大部分从业者都没有经受过系统训练和学习,工作多年,依然技能不足,意识跑偏。

  • 熟练使用一门主语言 满足这条,你就超过了 70%的应聘者。什么叫做熟练呢?拿 Java 来说吧:系统学习过 Java 的教程, 高频面试 50 题 [1] 这样的题可以自测一下,可以回答上 35 个以上;熟悉最主流的 Spring 框架,能够写出一个简单的网站,实现基础的 Restful 服务;读懂过一个测试框架,如 mockito 或者 Junit 的源码;能够熟练实施接口测试(基于一些测试框架 如:rest-assured+Junit);能够读懂开发的业务代码,对他们的代码进行 Code Review;

  • 对一门语言有比较深入了解 满足这条,你就超过了 90%的应聘者。什么叫有深入了解呢?还拿 Java 来说吧:熟练使用 Java 的常见 API;深入理解基于语言特性/系统特性的知识,如 Collections 的实现机制、类型系统、I/O、网络、多线程等;熟知设计模式(广义范围的设计模式,不局限于 GOF 的设计模式);熟悉 JVM 的工作模式;熟练使用调试排查工具解决性能问题;熟练掌握市面上常见的脚手架;熟练掌握周边知识(OPs 相关,网络知识相关)有不错的实战开发经验(做过真正被生产检验的东西);对于测试开发,AOP,Java 字节码技术是很重要的知识。。。这是一个很长的学习 list, 需要几年时间来养成 。做到这点,其实你可以胜任普通的开发岗位了,这也是高级测试开发岗位的技术底子。

  • 在一个领域知识有不错的了解 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工作几年之后,会在工作的域内一定要有积累才行。例如,你测试一个核心电商系统的交易模块三年了,业务上你一定要熟练讲出来:商品列表、购物车、下单、退单、废单、支付、发货、库存、退款、优惠使用等等一坨业务流程,和可能出现的常见的坑(各类问题产生的资损、各类问题产生的服务不可用、逻辑矛盾),不然根本无法体现你经验沉淀和深入思考;技术角度上,你要能够画得出来系统的交互图,熟悉最核心的接口和最核心的参数,能够读懂开发的代码,熟练使用 trace 和监控工具,诊断定位线上问题到代码行。

  • 用技术保障质量的能力 测试开发岗一定会问到一个问题:你能够举一个你用技术手段提高测试效率,增强测试能力的例子么? 这是面试时最大的一个坎。 很多人会讲一些自动化测试回归的例子,但是真正成功的例子非常少,因为为什么做,怎么做都没有想好就照网上一个教程攒了一个,结果变成了玩具。做好自动化,不仅仅是会使用工具、框架,其实要对被测物特性,软件生命周期有很深的理解并且有很强的开发知识才行。实际上,在环境、CI、数据、测试用例生成、数据比对的很小的一些点上,都能有不错的提效产出,从这些点能够做得好,会得到不错的加分。有一个不错的成功案例,你胜出的几率就超过了 80%,没有短板,就十拿九稳了。

  • 技能以外的东西- 实战案例 以前的工作印证了你的能力。能够讲清楚一件特别拿得出手的工作,证明你能力的案例是面试时候最有用的投名状。

  • 技能以外的东西 - 你的个人特质 一般有如下特质会大大加分:快速学习、系统性学习、学以致用、系统性思考、强大的推动力、技术思维、突出的沟通能力、条理性、抗压性、乐观精神、抗挫折能力、迅速调整的能力、迭代改进的意识、ownership、团队合作、愿景和规划。 这些特性体现人的内核,有强大内核的人,做什么都行,技能暂时不足,也一定能补足。所以,在招聘的时候往往对是否录用的判断起决定性作用

高段位要求(高级职位需求)

  • 计算机领域知识的通盘理解 这条范围非常大,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最最基础的知识是不能有盲点的:操作系统工作基础原理与基础操作:如 linux,要通读过 linux 操作系统的书,熟悉最基本的概念,基本命令要熟悉,shell 要能写和读;网络知识特别是 TCP/IP, HTTP 知识:推荐两本书 《图解 tcp/ip》 《图解 Http》这两本书里的东西要懂。数据库知识:市面常见数据库(redis,mysql,oracle)的常见 DBA 操作,问题排查;SQL 的熟练使用;Web 及移动端知识:能够懂 HTML,CSS,能够读懂 Javascript 代码,能够读懂 Android 或者 iOS 的代码,做简单开发最好。安全知识:常见的安全防护方法、工具使用;基本的安全攻防原理;软件工程/开发过程管理:实战中各种磨练,建议系统的学习 PMP,敏捷开发的一些认证课程。

  • 在一个域的深耕 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在一个领域是需要深耕的。比如,在做了四、五年移动端测试以后。android 和 iOS 都要具备一定的开发能力了,能读懂开发的业务代码是最基础的,能够代替开发实现部分业务功能,完成部分组件开发是个非常好的自检点。能够对移动端自动化工具栈、监控工具栈(如友盟、bugly、newrelic 等)、内存泄露检测、卡顿检测、耗电量、弱网、流量、埋点、灰度、版本控制、兼容性、用户体验、安全等等的质量保障方案有通盘搞定能力。什么叫搞定呢?举个例子:比如,使用 多种手段 把崩溃率降低到千分之一以下。对于一个小团队,这是个很不容易实现的坎。做到这点,你需要了解如何收集崩溃率,如何使用一系列工具来定位核心问题,如何推动开发改动,并且预防(静态代码扫描工具引入,阻止乱用第不成熟的第三方插件,代码 reivew 防止常见 pattern 如空指针引发的崩溃,推动开发养成良好的 log 习惯,推动移动端防御性编程编程开发习惯,推动后端开发按照规范吐接口,帮助开发引入内存泄露、卡顿工具,趋势报表,警钟长鸣,各种灰度方式设置,线上监控。。。一个数据的改观,背后要有大量的质量相关工作)。

  • 使用综合手段来保障软件质量提升效能的能力。

    听起来很抽象,举几个例子吧。

    • 例子 1:你所在的 team 总在被开发抱怨测试用的时间太长。如何能缩短一下测试时间呢?通过调研,发现测试小伙伴诟病的最多的就是环境不可用。环境到底多不可用呢?你基于 Grafana 和 Prometheus 做了一个环境可用的监控报表,使用后,发现环境在工作日整体可用率只有 35%左右,主要原因是:几个核心热点应用经常挂了没人管。你拉了整个 team,明确了部署责任人,约定了部署规则:只能中午饭和晚饭时间部署,并且部署后要自己看一下是不是 OK。一周后,环境可用度上升到了 65%。再深入分析,发现 2 个同学不守规矩,总是他们在破坏规则,你去找他们单独谈话。一周后,环境可用度上升到了 80%。还是有少量人不守规矩。你找 SRE 的同学提需求,做了部署卡点,非部署时间部署必须 TL 审批。一周后,环境可用度上升到了 85%。有些 TL 也不守规矩。你建了个报警,环境乱部署,坏掉了,在大团队的群里@全体,告知谁搞坏了环境。一周后,环境可用度达到了 92%。你加了一个 feature:应用挂了一段时间无人响应,自动重启服务功能,仍然有问题,就自动回滚上一版本。你推动了开发解决了某个应用启动时间过长的问题。你推动了环境分组。你推动了测试环境版本上线的规范流程实施。你推动了冒烟自动化用例卡点。你推动了环境部署人备份机制。你推动了全员基础环境部署培训。你总结了部署手册。你做了。。。。。最后,环境可用度稳定到了 97%以上。你为测试节省了 60%以上 block 时间(原来可用度未 35%)

    • 例子 2:上面的问题,除了环境,还有一个槽点:开发提测质量不高。测试的头几天,很多主流程都走不通,导致测试总是在等待,或者是跟着开发一起联调。而这段时间,已经被习惯性的认为是测试时间了,因为: 提测了。

      你推动了:测试提供冒烟用例,开发必须完成一定程度的自测才能提测。你推动了:测试和开发做自动化同期共建,在开发过程中,核心功能就被自动化用例保护起来了。你推动了:开发切分 feature 提测,而不是攒一个大招一下子提一坨。你推动了:代码 Codereview 变成团队常规活动,QA 在早期跟进核心代码,把问题坑杀在萌芽阶段。你推动了:外部资源联调非常早的进行,不会让它在测试后期成为测试 blocker。。。。

    • 例子 3:你发现测试时间长,QA 自己也有问题。

      你推动了:有明确的测试计划,并让所有干系人都有明确的预期。你推动了:测试依据风险测试,最大的风险得到最快的 cover,科学分配时间,明显缩短 bug 反馈时间弧。你推动了:bug 严格管理,所有重要 bug 都及时修复。你推动了:良好的沟通和汇报机制, 每天让团队主要干系人清晰的知道,距离发布还差多远。 你推动了。。。。

      你能讲出自己做过 5 个以上这样的成功例子,我敢保障,你会被 1 线大厂疯抢。职级基本都是专家起。

  • 持续学习能力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

    你能讲出自己做过 5 个以上这样的成功例子,我敢保障,你也会被 1 线大厂疯抢。职级基本都是专家起。

    • 例子 1:你近期的工作是帮助团队提升后台服务稳定性。你看到了 netflix 内部使用一个叫做 ChaosMonkey 的东西来随机对生产服务期进行攻击,而逼迫工程师提高稳定性,所以,你也实现了类似(更温和)的内部机制,推动团队稳定性的提高。你怎么知道这个叫做 ChaosMonkey 的东西呢?因为你会习惯性浏览一线厂商的技术博客,参与行业大会,关注各类新技术。持续性的养成习惯。

    • 例子 2:做大规模接口自动化好难,外部数据依赖太难搞,参数构造太费劲,assert 太难写。如果能够简单的录制回放就好了。但是,外部依赖是个天坑,写操作 mock 也是个天坑,assert 也是个天坑。实际的案例是,经过几年多个团队持续不懈的填坑,阿里内部已经有应用级的录制回放工具了,数百个应用成功的是用了它,把不可能回归的任务变成了可能(上万数量级的 case 当天生成,当天投入使用,并可以分析覆盖率),自动化测试实施需要付出的工作时间革命性降低(不足原来付出时间的 10%)。

  • 其它能力 测试是个万金油,高阶一些的职位需要什么都要会一些 ,因为越高阶的职位需要解决的问题越综合,需要打交道的人的种类越多。不然很容易变成你职业短板,做个 list 吧(一定不全):

    • 很好的项目管理能力,至少与开发经理能力同级,甚至要强于他。

    • 一定的软件架构能力。

    • 一定的产品 sense:可以跟一个资深的产品经理能够顺畅的交流,明白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想,所要实现产品的意义,路径;从产品质量方面的考虑要超过产品经理,给他输出。

    • 极好的沟通能力。

    • 团队管理能力(这个太重要)

    • 目标管理能力

    • 有一个好的内核(上面提到过)

怎么转型/怎么进阶?

其实不难,没有什么高端的方法。下面这 4 条就够了,核心秘密就是 坚持不懈

  • 熟悉你的被测系统,熟悉你的被测系统,熟悉你的被测系统。能够从技术、业务角度做到对被测系统熟悉是做一个好 QA 的最基本职业素养,也是能力提升的最主要源泉。自检点:我能够画出系统的架构图么?我能够读懂开发的代码么?我熟悉常见的业务监控系统么?熟悉日志系统么?知道开发是如何调试和定位问题的么?给我一个线上问题,我能定位么?我能给别人完整的介绍这个域的核心业务么?我能自己直接动手发布上线一个系统么?知道如何回滚么?灰度是如何做的?我知道所有关键的技术点么,如一个交易的幂等性是如何实现的?我在团队中有:“这家伙对系统最熟”的口碑么?如果自检点全部是否定答案。。。花一年时间把它全变成肯定答案。这一过程,你一定被迫学到了很多很多,并且获得了极为长足的成长,这是进阶的必由之路,也是卡了很多人的地方。 如果说做不到,后面不用看了,前面的也全部忘掉吧。 方法:通读所有文档,强迫自己读代码,积极参与开发所有讨论,不懂的狂问,观察开发如何上线,如何排查问题,模仿,学习,善用搜索引擎,总结。。。

  • 找到问题解决问题,找到问题解决问题,找到问题解决问题。你一定有一堆问题,如果你觉得自己做得挺好,没有问题要解决,那必然是你自己有巨大的问题!自检点:找一支笔,写出你觉得质量方面,你的 team 的 10 个问题,做排序。排出最重要的 3 个。方法:找到 top3 的问题,选一个,列个接话,去解决。如果找不出来,使劲去观察,然后去看看做的好的同行,比比你比人家差在哪里。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从小问题,能够见到效果的问题入手,设置一个时间点。你真正解决了 5 个以上问题以后,感觉一定会有。

  • 系统学习,系统学习,系统学习自检点:我系统的学过一门知识么?我能讲清楚我这么操作,我写的这行代码的原理么?方法:从工作出发,确认你需要补足哪些知识。从网上找一个具体知识的学习路线图,订个计划,照着来。参加学习小组,找到帮你解决难题的人,多请他吃饭,多请教他。获取知识后,马上回到工作中做检验。还是学以致用才能有所增长。结合工作来系统学习的效果是最好的。再举个例子:上家公司有个小伙伴(他应该也会泡这个社区),开始应聘的时候,他说熟悉 jenkins,用的很多。所以第一份工作是:把所有 CI 的日常工作交给了他,并告知 2 个月内要全部搞定。他一下懵逼了,原来那些不深入的理解支撑不了工作要求。后来他每天死磕,看了 jenkins 所有的文档(对,几乎所有文档通读了一遍),翻了无数问题的解决帖子,记录了上百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写了上百篇 jenkins 的小 blog(现在还没公布出来)。几个月以后,他比我熟了,他的一项基础能力成长为:可以独自给一个小公司完整的搞定前端、后端、移动端的一整套 CI 解决方案。其实单凭这一套,就能找到不错的工作了。这是依托工作,系统性学习的结果。

    看到有同学说要裸辞,去接受培训。我的建议是,别这样。裸辞你就失去了学以致用的阵地,失去了真正解决问题的机会,还失去了资金来源。依托工作,自主学习是王道。自己饶过不去坎,其实有很多网上教程和非脱产培训班啊。

  • 选择有挑战的团队,选择有挑战的团队 自检点:在团队里有很多人比我强么?周围的同事都是我佩服的么?我做的事儿有挑战么?方法:如果这三点都是否定的,并且 你处于职业生涯的早期 。也许(只是也许),你该考虑一下换个团队了。

总结

偏重技能角度讲了讲市场的需求和 QA 如何做如何满足市场需求。行文仓促,认识有限,其实也并没有什么新东西。欢迎讨论拍砖啊:)

参考资料

[1]

高频面试50题: http://www.importnew.com/12773.html

原文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NjEzMDUyNw==&mid=2650201238&idx=1&sn=7c74faddfcccb0ee694e28ac85a4066d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