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中科创达推出TurboX Auto平台,背后蕴藏智能座舱如何走向标准化?

中科创达推出TurboX Auto平台,背后蕴藏智能座舱如何走向标准化?

5G时代下边缘计算如何赋能智能网联汽车?

随着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电动化的崛起,汽车整个的架构和产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中 汽车的电子化和软件在汽车的比重会越来越大,业界各路玩家 预计到2030年电子件和软件各占汽车成本的30%。

AI上车有两方面,一是自动驾驶,二是在智能座舱。智能座舱是人、车、环境和数据的接口,使汽车不再是冷冰冰的机器,是知人、懂人、有温度的驾乘人员的伙伴。

换言之,随着AI的加持,智能座舱变成最复杂的智能计算平台。

12月6日,ThunderWorld 2019边缘智能大会上,中科创达智能网联汽车事业群副总裁李维山提到, AI上车面临很多挑战:

第一,人们把数据、传感器、算法、应用能够有机地融合起来,以及把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有机地融合起来,需要一个有效的框架。

第二,整个汽车的系统和屏幕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何呈现有机的用户交互和一个统一的系统,需要有效的AI连接手段。

第三,随着算力的提升,芯片跑到系统上,整个系统的性能非常具有挑战性,如何在单芯片上把这些集成起来,并能够快速地开发、验证、升级,这就需要有一个融合各个要素的平台。

TurboX Auto平台4.0发布,落地理想ONE、广汽新传祺

中科创达推出TurboX Auto平台,背后蕴藏智能座舱如何走向标准化?

面对这些挑战,智能汽车操作系统提供商到底该如何应对呢?

李维山提到,中科创达将与产业链的所有合作伙伴一道来解决这个问题,迎接这个挑战。为此,他们推出了TurboX Auto平台。该平台包含4部分,面向汽车的底层、能够进行软件开发前期验证套件、整个软件操作系统平台,以及基于平台的应用。

发布会当天,他们推出了TurboX Auto平台4.0版本。李维山告诉雷锋网,4.0版本和之前的版本相比,主要有四点变化:

  • 更好地支持硬件平台的虚拟化,多屏多系统,支持最新SoC;

  • 集成Kanzi 最新技术,能够和Android无缝结合,统一整个座舱体验;

  • 多屏互动互联,使整个座舱以及云端系统实现数据和指令的传递;

  • 车内外视觉AI,解决了车看得见和看得清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Kanzi®是中科创达为智能驾驶舱量身打造的HMI开发工具,主要是将仪表盘从以往的机械式、单色液晶屏式突破更新为数字仪表盘,使其拥有精美的动态3D图像显示和多种人机交互功能。除此之外,Kanzi Connect®是一个跨系统的数据交互平台,可以从不同的硬件底层或者操作系统中快速流畅的共享、交换信息和数据,使用户界面由一个单一的显示屏扩展为内容丰富的交互性界面。

中科创达推出TurboX Auto平台,背后蕴藏智能座舱如何走向标准化?

可以看出, 中科创达希望通过TurboX Auto平台,继续布局智能汽车,特别是智能座舱领域。据李维山透露,TurboX Auto平台目前已与理想ONE、广汽新传祺等车企达成合作。

雷锋网 (公众号:雷锋网) 此前报道过,6月份, 中科创达发布了一款多屏联动、拥有炫酷3D视觉设计的智能驾驶舱。

如今,「智能座舱」成了越来越热门的市场,主机厂、 Tier1、各大科技巨头以及互联网创业公司纷纷进驻该赛道,作为 智能座舱背后的「技术提供者」,如何看待该领域的 新动作及其代表的新技术风向?

软件定义汽车,智能座舱从碎片化走向标准化

中科创达推出TurboX Auto平台,背后蕴藏智能座舱如何走向标准化?

传统汽车座舱功能区布局碎片化, 信息过载带来人车交互的障碍,导致智能手机成了人车交互的入口,汽车本身的入口价值被低估。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提高,集成了液晶仪表、抬头显示仪、中控屏幕的多屏融合智能驾驶舱会带来更为智能化和安全性的交互体验,同时也是ADAS、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等新时代技术的关键接口,汽车人机价值也将重新回归。

按照李维山的说法,「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背景下,汽车价值链的重心将从硬件的生产制造,逐渐转向系统、算法等软件层面。

他认为,未来智能座舱主要有三大发展阶段:

1.  满足场景的需求

未来汽车智能座舱将可以提供各类满足实际需求的驾乘场景。无论是希望能够感受到驾驶操控乐趣的驾驶模式,还是需要满足办公需求,或者处于一种会议模式,智能座舱都能根据消费者的诉求,及时变更车内人的环境和功能布置。

再加上自动驾驶的发展,人类驾驶操作就交给了机器,更多的是在车内享受自己的生活。在碎片化信息整合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性能,并且与辅助驾驶进行融合。智能座舱将与高级别的自动驾驶相融合,并且自动驾驶将会为智能座舱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2、满足功能方面的需求

智能汽车是一个大型的 AI 设备,而智能驾驶座舱是嵌入式 AI 和边沿计算的主要承接者,需要对环境感知、车辆状态感知、驾驶员状态感知以及云端算法和数据配合,做出合理的决策和建议。智能座舱涉及到人机共享、智能驾驶、多远信息融合,这样系统复杂度就会非常高,整个系统的架构要满足大数据的吞吐量以及 AI 的算法。换言之,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功能或者是分散信息进行整合,并且去提升它的性能,改善人机交互的界面和友好方式,并且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数字化服务。

3、碎片化市场成为阻碍智能座舱落地应用的关键问题

智能网联的发展在加速,智能网联需要解决的是一个规模化问题,目前碎片化比较严重。未来,整个产业会逐渐集中化,包括技术、平台、玩家集中化。只有集中化到一定程度,达到一定规模,行业加速发展才能成为可能,从而产出更多、更好的体验。整个智能网联将呈现集中化、平台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5G的到来,云端一体,一定是一个“从融合到集中化”的发展过程。

这种论调正被越来越多的厂商所提及,碎片化的应用场景是智能座舱落地过程中不可跨越的问题,对于厂商而言,由场景碎片化带来的困扰表现在多个方面。曾有厂商指出由于场景的碎片化,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也会呈现碎片化。除此之外,其实还有算法的碎片化,大规模应用问题由于算法持续不断的更新,算法更新将成为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样一来会让厂商在进行大数据融合、场景预判等增加不少难题。

也正因为如此,当前业内厂商普遍都比较期待一个更标准化、共通化的平台。

不过,据雷锋网了解,现阶段看,智能座舱系统标准化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场景因素,标准建设也将是一个纷繁复杂的过程。

在标准到来之前,为了更好的推进AI项目的进展,不少企业正在积极完善AI工程化的部署,或是尽可能将AI产品设定成“通用+定制化二次开发”的模式,既降低厂商的量产成本,同时也能为用户个性化的需求预留接口。

正因如此,中科创达的定位是「智能汽车软件技术和方案提供商,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的赋能者」。

他们方案的出发点是为部分产业玩家提供一个灵活、稳定、优化的平台框架,以及提供相关的技术和工具。这些玩家能利用这个平台专注于开发自己核心的差异化功能,降低开发成本、风险和开发时间,提升质量和用户体验。

总之,随着智能座舱系统越来越标准化,中科创达的作用更像一个“齿轮”,让各路玩家互相发挥各自的核心价值。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转载须知 。

中科创达推出TurboX Auto平台,背后蕴藏智能座舱如何走向标准化?

原文  https://www.leiphone.com/news/201912/0WbO6lEEgkLiWLx6.html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