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kotlin的协程使用过程中,其实发现了很多rxjava和协程之间很相似的地方。
如果把两个东西孤立起来学习,我觉得成本太高了。把相似的地方剥离出来理解,我觉得通过这种方式吧,可以把学习的成本大大的缩减下来。
下面给大家分享下我的一部分看法。
想象一个水龙头和水流,这个管道就相当于Observable,从里面能放出水,ObservableEmitter 就相当于是水龙头,控制开关,而水龙头连接到管道就是 Observable.create()。
因为不知道为啥面试官喜欢问背压,那么我就用来 Flowable 举例子好了。
我至今没有碰到过任何关于背压的问题,有碰到朋友可以留言交流下
先说业务场景,有个页面要处理 onActivityResult 方法,但是我只有context实例,如果从activity一层层传递下来我又不开心,这个时候咋办。
object RxResult { fun startForResult(activity: AppCompatActivity, requestCode: Int, targetActivity: Class<out Activity>): Flowable<Boolean> { val fragment = EmptyFragment() fragment.targetActivity = targetActivity fragment.requestCode = requestCode val flowable = Flowable.create(fragment, BackpressureStrategy.LATEST) activity.supportFragmentManager.beginTransaction().add(fragment, "empty").commit() return flowable } } class EmptyFragment : Fragment(), FlowableOnSubscribe<Boolean> { private var emitter: FlowableEmitter<Boolean>? = null var requestCode: Int = 1234 var targetActivity: Class<out Activity>? = null override fun subscribe(emitter: FlowableEmitter<Boolean>) { this.emitter = emitter } override fun onViewCreated(view: View, savedInstanceState: Bundle?) { super.onViewCreated(view, savedInstanceState) targetActivity?.apply { val intent = Intent(context, targetActivity) startActivityForResult(intent, requestCode) } } override fun onActivityResult(requestCode: Int, resultCode: Int, data: Intent?) { super.onActivityResult(requestCode, resultCode, data) emitter?.onNext(resultCode == Activity.RESULT_OK) } }复制代码
上述的逻辑操作完全都是异步的,因为我们只知道了方法被调用到了,简单的说 onActivityResult 函数触发了之后,我们调用了emmiter发射器的onNext 方法。
之后我们构建的 Flowable就会接受到对应的回调了。这样我们就能把一个异步的操作,构建成一个流式的操作,对于调用方来说他们根本不关心我们内部是如何弯弯绕绕,他们只关心他们下游的流需要的后续操作就行了。
这个地方只是随手写的啊,可能会有bug的
在异步编程中,回调是非常常见的写法,那么如何将回调转换为协程中的挂起函数呢?可以通过两个挂起函数 suspendCoroutine{}
或 suspendCancellableCoroutine{}。
这两个函数就是协程给我们提供的将异步回调写成挂起函数的方式。
private suspend inline fun loadLottie(url: String): LottieComposition? { return suspendCancellableCoroutine { continuation -> var resumed = false val task = LottieCompositionFactory.fromUrl(getContext(), url, LottieHelper.getCacheKey(url)) task.addListener { if (!resumed || continuation.isActive) { continuation.resume(it) resumed = true } } task.addFailureListener { continuation.resumeWithException(it) } } }复制代码
还是用之前加载lottie的代码来介绍,其中 CancellableContinuation 就是和emitter一样的一个发射器, continuation.resume(it) 这个方法我们可以类比成emitter的onNext方法,然后当协程接受到这个值的情况下,才会重新唤起下一步的执行。
我个人看法,两者其实实现思路都是一样的,通过传输一个发射器给一个异步方法,然后由最后的结果发射回给调用方使用。
但是吧,如果现在让我选,我还是觉得协程真香,毕竟链式调用一旦过长的情况下,其实对于开发的能力要求就越高。而kotlin协程的写法起码看起来更像是顺序执行,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其实对后续来说会更好一点。
如果各位觉得有帮助请帮忙转发点赞,辣鸡作者先赚点知名度。
下次我应该会写下关于协程的dispatcher和rxjava的Schedulers,我觉得这两个东西也还是很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