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所说的OpenAPI是指OpenAPI规范(OpenAPI Specification),简称OAS,该规范用于规范RESTful风格的API描述方法。
我们有很多种方法来描述一个web服务的API,比如使用world文件描述,但这样的API描述不够通用。OpenAPI规范定义了一种通用的接口描述方法,按照这个规范定义接口,不仅适合人阅读,也方便程序处理。
OpenAPI规范的前身是Swagger规范,其由名为Swagger API的项目发展而来。
2011年,美国的工程师Tony Tam创建了Swagger API项目,该项目由早期的规范和一系列工具组成,此时规范还称为Swagger规范。
该项目最初几年发展并不顺利,只有一些小公司和个人开发者认可该项目,同时业界也出现了一些竞争对手, 比如同样用于描述API的RAML,虽然此时Swagger规范的热度仍远远高于其竞争对手, 但这仅得益于Swagger API项目的先发优势。同期出现的竞争对手拥有强大的背景和资金支持,长期发展下去Swagger API项目必然落于下风,进而只能成为互联网发展史上一个被人遗忘的词条。
Swagger API项目若要继续发展,不仅需要资金支持,还需要诸如Google这样的互联网大厂认可,只有这样Swagger规范才有可能成为业界通用的规范。
在2015年,Swagger API项目的创建者Tony Tam跳槽到了SmartBear Software公司,在该公司的支持下,Swagger API项目取得了奠定未来格局的变化。
同样是2015年,SmartBear Software公司将Swagger规范捐献给Linux基金会,Linux基金会专门成立新的项目OpenAPI Initiative用于托管该规范,新项目的创始成员包括Google、IBM和微软等公司。通过该方式,Swagger规范得到了互联网大厂的支持并得以继续发展。
接着,Swagger规范从原Swagger API项目中剥离出来,更名为OpenAPI规范后托管到OpenAPI Initiative项目,Swagger API项目中仍保留了与该规范相关的工具。
自此,在Linux基金会的运作下, OpenAPI规范逐渐成为业界事实上的标准 ,而原Swagger API项目的资助者SmartBear Software公司则继续运营与规范相关的工具产品,根据2017年的统计数据,这些工具每日下载量高达10万次。
当SmartBear Software公司将Swagger规范捐献给Linux基金会时,Swagger规范版本为2.0,业界习惯上将使用该规范描述的API文件命名为swagger.json,此时Swagger规范2.0版本和OpenAPI规范2.0版本是完全一致的,只是规范的一次重命名。
在Linux基金会的运作下,OpenAPI规范继续演进,并于2017年发布了3.0版本,该版本不仅支持使用JSON格式描述API还支持YAML格式,按照规范, 使用该版本规范描述API的文件推荐命名为 openapi.json 或 openapi.yaml 。
schema常被简单地译为模式,但它往往表示事物的组织和结构,比如数据库的schema表示数据库的组织和结构,同理OpenAPI规范也定义了一组schema对象,用于表示一个完整的OpenAPI规范文件。
每个版本的OpenAPI规范会有不同的schema对象,由于Kubernetes(v1.18.0)仍在使用OpenAPI规范2.0版本,所以本文仅介绍一点Kubernetes用到的schema对象,更详细的内容请查阅规范。
访问kube-apiserver的/openapi/v2接口即可获取完整的接口描述文件,比如在本地集群中执行如下命令:
[root@ecs-d8b6 ~]# curl localhost:8080/openapi/v2
必选字段:swagger
swagger字段用于描述规范的版本,字段类型为string。比如Kubernetes的swagger字段如下所示:
{
"swagger": "2.0",
...
}
该字段表明当前API文档采用的规范版本,主要用于相关工具识别并处理该文档。
必选字段:info
info字段用于描述API的基本信息,字段类型为Info Object。Info Object类型包含以下两个必须字段:
title:类型为string,表示应用的名称。
version:类型为string,表示应用的版本。
比如,Kubernetes的info字段如下所示:
{
"info": {
"title": "Kubernetes",
"version": "v1.19.0"
},
...
}
info字段表示了该文档记录的是Kubernetes的v1.19.0版本的接口。
必选字段:paths
paths字段用于描述API的各个端点及支持的操作,字段类型为Paths Object。Paths Object类型又由Path Item Object类型构成,Kubernetes的端点/api描述如下所示:
{
"paths": {
"/api/": {
"get": {
"description": "get available API versions",
"consumes": [
"application/json",
"application/yaml",
"application/vnd.kubernetes.protobuf"
],
"produces": [
"application/json",
"application/yaml",
"application/vnd.kubernetes.protobuf"
],
"schemes": [
"https"
],
"tags": [
"core"
],
"operationId": "getCoreAPIVersions",
"responses": {
"200": {
"description": "OK",
"schema": {
"$ref": "#/definitions/io.k8s.apimachinery.pkg.apis.meta.v1.APIVersions"
}
},
"401": {
"description": "Unauthorized"
}
}
}
},
...
}
从上面的信息可以看出端点(接口)/api/支持get操作,用consumes表示该接口支持的媒体类型,用produces表示该接口支持返回的媒体类型,用responses表示可能的返回值。
其中$ref表示引用自定义的另一个对象。
可选字段:definitions
definitions字段用于定义一组被各个接口引用(消费或产生)的对象,类型为Definitions Object。
{
"definitions": {
"io.k8s.apimachinery.pkg.apis.meta.v1.APIVersions": {
"description": "APIVersions lists the versions that are available, ...",
"type": "object",
"required": [
"versions",
"serverAddressByClientCIDRs"
],
"properties": {
...
"kind": {
"description": "Kind is a string value representing the REST resource ...",
"type": "string"
},
"serverAddressByClientCIDRs": {
"description": "a map of client CIDR to server address that is serving this group. ...",
"type": "array",
"items": {
"$ref": "#/definitions/io.k8s.apimachinery.pkg.apis.meta.v1.ServerAddressByClientCIDR"
}
},
"versions": {
"description": "versions are the api versions that are available.",
"type": "array",
"items": {"type": "string"
}
}
},
...
}
简单说来,使用definitions字段定义的字段可以被多个操作引用,从而达到复用的目的。需要引用其他对象时只需要使用$ref指定复用的对象即可,如下所示:
"$ref": "#/definitions/对象名"
在上面infos字段中引用了对象 io.k8s.apimachinery.pkg.apis.meta.v1.APIVersions 用于表示接口调用成功后的返回内容,该对象表示一定会返回versions和serverAddressByClientCIDRs信息,实际调用成功后的输出如下所示:
[root@ecs-d8b6 ~]# curl localhost:8080/api/
{
"kind": "APIVersions",
"versions": [
"v1"
],
"serverAddressByClientCIDRs": [
{
"clientCIDR": "0.0.0.0/0",
"serverAddress": "localhost:6443"
}
]
}
END
搭载鲲鹏920处理器
提供更高性能、易获取、易运维的算力平台
点击 阅读原文 即可获取公测名额
“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