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节讲了Synchronized关键词的原理与优化分析,而配合Synchronized使用的另外两个关键词wait¬ify是本章讲解的重点。最简单的东西,往往包含了最复杂的实现,因为需要为上层的存在提供一个稳定的基础, Object作为Java中所有对象的基类,其存在的价值不言而喻,其中wait¬ify方法的实现多线程协作提供了保证 。
今天我们要学习或者说分析的是 Object 类中的 wait¬ify 这两个方法,其实说是两个方法,这两个方法包括他们的重载方法一共有 5 个,而 Object 类中一共才 12 个方法,可见这 2 个方法的重要性。我们先看看 JDK 中的代码:
就是这五个方法。 其中有 3 个方法是 native 的,也就是由虚拟机本地的 c 代码执行的 。有 2 个 wait 重载方法最终还是调用了 wait(long) 方法。
1.wait方法:wait是要释放对象锁,进入等待池。 既然是释放对象锁,那么肯定是先要获得锁 。所以wait必须要写在synchronized代码块中,否则会报异常。
2.notify方法:也需要写在synchronized代码块中,调用对象的这两个方法也需要先获得该对象的锁。 notify,notifyAll,唤醒等待该对象同步锁的线程,并放入该对象的锁池中。对象的锁池中线程可以去竞争得到对象锁,然后开始执行 。
另外一点比较重要, notify,notifyAll调用时并不会释放对象锁 。比如以下代码:
虽然调用了notifyAll,但是紧接着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导致一直不能出临界区,一直不能释放对象锁 。所以,即使它把所有在等待池中的线程都唤醒放到了对象的锁池中, 但是锁池中的所有线程都不会运行,因为他们始终拿不到锁 。
===
====
简单示例:
执行结果:
从实现上来说,这个锁至关重要, 正因为这把锁,才能让整个wait/notify玩转起来 ,当然我觉得其实通过其他的方式也可以实现类似的机制, 不过hotspot至少是完全依赖这把锁来实现wait/notify的 。
synchronized代码块通过javap生成的字节码中包含 monitorenter 和 monitorexit 指令。如下图所示:
javap生成的字节码
执行 monitorenter 指令可以获取对象的monitor,而 lock.wait() 方法通过调用native方法wait(0)实现,其中接口注释中有这么一句:
表示线程执行 lock.wait() 方法时,必须持有该lock对象的monitor,如果wait方法在synchronized代码中执行,该线程很显然已经持有了monitor。
这个异常大家应该都知道,当我们调用了某个线程的interrupt方法时,对应的线程会抛出这个异常,wait方法也不希望破坏这种规则, 因此就算当前线程因为wait一直在阻塞,当某个线程希望它起来继续执行的时候,它还是得从阻塞态恢复过来,因此wait方法被唤醒起来的时候会去检测这个状态 ,当有线程interrupt了它的时候,它就会抛出这个异常从阻塞状态恢复过来。
这里有两点要注意:
其实hotspot里真正的实现是退出同步块的时候才会去真正唤醒对应的线程,不过这个也是个默认策略,也可以改的,在notify之后立马唤醒相关线程。
或许大家立马想到这个简单,一个for循环就搞定了,不过在JVM里没实现这么简单, 而是借助了monitorexit ,上面提到了当某个线程从wait状态恢复出来的时候,要先获取锁,然后再退出同步块, 所以notifyAll的实现是调用notify的线程在退出其同步块的时候唤醒起最后一个进入wait状态的线程,然后这个线程退出同步块的时候继续唤醒其倒数第二个进入wait状态的线程 ,依次类推,同样这这是一个策略的问题,JVM里提供了挨个直接唤醒线程的参数,不过都很罕见就不提了。
这个或许是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因为关乎系统性能问题, wait/nofity是通过JVM里的park/unpark机制来实现的,在Linux下这种机制又是通过
pthread_cond_wait/pthread_cond_signal来玩的,因此当线程进入到wait状态的时候其实是会放弃cpu的,也就是说这类线程是不会占用cpu资源